第93章
? 盐厂给的不是腌咸菜的粗盐,口袋里装的难道是金子? “还大好事呢,说说。” 李学庆点上一根烟,把烟盒和火柴递给了李天明。 “您猜我今天拉完盐,又去哪了?” “我哪猜的着。” 李学庆吧嗒吧嗒的抽着烟,早就困得不行了。 这个年代,人们的生活非常规律,不像后来,一个个的全都是夜猫子,甭管多大岁数,躺床上还得摆弄手机。 “我今天去了趟海城,找我大伯!” “学军哥?你找他……不会是又为了老杜家的事吧?” 杜家已经跟兴家坨的庞家过了礼,只等着秋收过后,庞家就要来迎亲了。 “您想哪去了,我和老杜家的事已经了结了,当着您的面说的,哪能再找后账。” “不是这个,还能有啥事?” 李天明也点上了一根烟。 “叔,我问您个事,去年县物资局从咱李家台子收了多少鱼虾?” “五千斤,你问这个干啥?” 李天明接着问道:“咱们打上来多少?” 每年秋收结束,紧接着就是割苇海里的芦苇,等将芦苇交上去,又要组织村民打鱼捞虾。 听李天明问起这个,李学庆就一阵火大。 去年全村忙活了大半个月,打上来六千多斤鱼虾,结果县物资局的人过来以后,说什么每年收购多少,都是有定量的,挑挑拣拣的弄走了五千斤。 至于剩下的,一部分分给了乡亲们,还有一部分放归苇海。 白受了多少辛苦。 “多了不要,少了还不行,这帮吃人饭不拉人屎的,脑袋瓜子一个个的真特么轴!” 李学庆骂完,抬头看向李天明。 “你问这个干啥?” 李天明笑道:“叔,我说的大好事,就是指这个。” 接着,他就把和李学军聊的那件事,原原本本的对着李学庆说了一遍。 “把鱼虾卖给钢铁厂,您说是不是好事?” “把苇海的鱼虾,卖给……钢厂?” 李学庆的脑子有点儿转不过来了。 “可集体的财产,咱随便卖,能行吗?这事要是被人捅上去,天明,叔这个村主任当不当的都没事儿,闹不好还得蹲笆篱子。” 李学庆的反应,李天明早有预料。 “您说的这都哪跟哪啊?苇海里的鱼虾是集体财产,可咱们是以李家台子的名义卖给钢铁厂,公对公,卖的钱也入了咱们村的账,集体财产又没受损失,能犯啥错误?” 李学庆听着连连点头。 “倒也是这个理,可我这心里不踏实,你大伯咋说的?他觉得这事能不能做?” 他毕竟见识有限,好多政策上的事都不是很理解。 不过也正是如此,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李家台子少了很多荒唐事。 不像有的村子,村干部都是积极分子,只要有运动,就第一时间跟风,连生产都能撂下。 “能!” 李天明带回来的这个字,算是让李学庆踏实了。 “既然你大伯都说能干,那咱就……干!” 最后一个字,李学庆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他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但是却有着最朴素的心愿。 那就是过上好日子。 李学庆也希望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家家户户能多分上那么一点儿钱,给孩子扯上一身新衣服,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饭桌上能多一道菜。 “天明,你说咱们咋干?” 李学庆或许都没意识到,他居然在找李天明讨主意。 “这事得赶在开镰前先试一次,不过知道的人最好别太多,等咱们把这门路走通了,到时候,最好能有一个盖着钢厂大印的收条啥的,县里物资局就算是知道了,让他们去和钢厂打官司。” “对,对,对,他们都是公家衙门,让他们去打官司。” “家家户户都有洗澡用的大木盆,明天收上来,然后找几个靠得住的人,收工以后,等天擦黑的时候,就去苇海,天黑以后出发,赶着天亮前就能到海城,还能保证鱼新鲜!” “对,对,对,鱼得新鲜才行,给工人老大哥吃,可不能拿死鱼糊弄!” 李学庆听得喜不自胜,仿佛已经看到了成捆的钞票进了村里的小金库。 “我早就说了,你小子行,你们这一辈的兄弟里面,往后就得数你能成个人物。” 说着,又想到了退亲的老杜家。 等到这件事挑明了以后,杜立德能悔死。 “叔,您可别捧我了。” “这可不是捧你,天明,这件事要是真做成了,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得念着你的好!” 对普通人来说,只有到手的利益才是实打实的。 “行了,赶紧回去睡觉,明天……还得干大事呢!” 李天明应了一声,取了严巧珍给的“旧”衣服,还有他在海城买的那一包东西,借着月色回了家。 出去一趟,满载而归。 院门已经插上了,这也难不倒他,手搭在墙头上,稍一用力就翻了过去。 轻轻推了一下东厢房的门。 “谁?” 还没睡? “我,大哥!” 房门立刻开了,黑漆漆的能看到李天亮手里还拎着根棍子。 看到这一幕,李天明也不禁苦笑。 院门插着,李天亮手里拎着的棍子是防备谁的? 这时候,李蓉拿着煤油灯从里屋出来了。 “小蓉,你怎么也没睡?” “我睡不着,哥,你咋才回来?” 虽然以前也是他们兄妹几个人过日子,李天明农闲的时候参加民兵巡逻,也经常不回家,但现在分了家,李蓉就是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孩子从小就心重。 “去了趟大伯家,看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回来了。” 李天明说着,拿出了大娘给收拾的衣服,说是旧的,可每件衣服上面,连一个补丁都没有。 “这儿还有呢!” 接着又从口袋里翻出桃酥、水果糖,还有一个…… “发卡!” 看到发卡的时候,李蓉难得笑了。 这次卖刺五加的钱花出去了一半,李学军上次给的粮票,也被李天明花了个干净。 “哥!咱家……” 不等李蓉说完,李天明的手就按在了她的头上。 “不该想的别想。” 李蓉一愣,随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手里捧着那个发卡,牵起嘴角又笑了。 第二十四章 李家台子的能人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垄沟边上,张青森正抡着胳膊当指挥,知青们列好队,高唱着委员语录。 一旁的村民们看着,想笑又不敢笑。 委员语录,这么严肃的事,笑就代表革命立场有问题,被人抓着小辫子,下次县革委来检查工作的时候,说不了要上台挨批斗。 可不笑…… 干活就干活,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啥。 “好了,好了,干活了!” 等知青们唱完,金利这才招呼着大家伙开始干活,今天还是休整垄沟,李天明带着李天亮,还有几个上了年纪的本家叔伯包了一段。 有李天明在,这几位叔伯都累不着。 正忙活着,李学庆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三叔李学工。 “天明!昨天说的那个事,我和你三叔商量过了。” 李学工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天明,这事真的能成?” 李天明从沟底爬上来,一边掸着身上的土,一边说:“能成,三叔,我大伯定下的,你还不信啊!” “信,信!” 李学工搓着手,谁不想多赚几个钱,尤其是像他这样,家里孩子多的,生活压力也大,要是到了年底,能多分些钱,最起码过年的时候,能给几个孩子都扯上一身新衣服,年夜饭也能丰盛些。 辛苦了一年,不就是为了过个肥年。 “天明,人已经安排好了,家家户户的大木盆,我也让你婶子带人去收了,你看……” 李学庆以前没干过这种事,也不知道该咋安排。 “叔,您放心,都有我呢,您通知到了,晚上到村北那棵大柳树集合,大木盆都送到村支部,到时候,我赶车拉过去。” “好!好!就这么说定了,还有……天明,你看用不用安排民兵小队,给看着点儿,这事……” 李学庆压低了声音。 “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这事不那么光明正大。 李天明笑道:“不用,叔,咱们越是遮遮掩掩的,越是防不住人,倒不如正大光明的干,等咱这第一趟走下来,就什么都好说了!” 手上拿着盖有钢厂大印的收条,就算是县物资局的人找过来都没用。 鱼送去钢铁厂,是为了支援国家的钢铁事业。 谁能说出有啥毛病? 而且,分属不同的系统,哪怕真的要打官司,都说不清楚应该找谁来断案。 “那行,就这么定了!” 李学庆带着人走了,李天明正要回去接着干活,一转身差点儿和人撞在一起。 “你……” 看着面前的人,李天明想到了昨天那一遭,不禁对她生出了几分同情。 “信我给寄出去了!” 面前的正是宋晓雨。 李天明没说把信送到了家里,想来宋晓雨也应该不想让他一个外人知道家里的情况。 “谢谢你!” 听到信已经寄出去了,宋晓雨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开口,有双眼睛一直在盯着她,让她感觉很不自在。 “我先去干活了!” 说完,宋晓雨便离开了。 “人家是城里人,你就算是惦记也没用。” 李天明瞥了庄薇薇一眼,没说话,两步下到垄沟底下,继续清理。 “你……” 庄薇薇见李天明连句话都不愿意和她说,顿时一阵气急,紧咬着牙,甩着长长的马尾辫走了。 就这么一甩头,不知道勾得多少年轻后生们眼发直。 整个李家台子,最漂亮的两个姑娘,一个是杜鹃,还有一个就是庄薇薇。 杜鹃因为和李天明退亲的事,但凡是李家的人,谁都不可能要她,更何况,这两天杜立德也一直在宣扬,等秋收过后,杜鹃就要嫁去兴家坨了。 至于庄薇薇…… 就她娘盖满村的名声,正经人家的谁会娶他们家的闺女。 上辈子,李天明本家的那个兄弟之所以娶了庄薇薇,也是因为家里日子过得太难,可结婚后的日子,照样过得一地鸡毛。 忙活了大半天,李天明他们这一组照例提前收工,打发了李天亮去帮着四叔干活,他则溜溜达达地去了山上。 先去看了埋着金子的那个地方,确定没有人动过,接着又去查看了陷阱和捕兽夹。 今天的运气倒是不错,一个捕兽夹上挂着只兔子,李天明过来的时候,兔子还没断气,但也已经没有了挣扎的力气。 刚把兔子解下来,就听到一旁的草丛扑棱棱的一声响,李天明本能反应地抓起一个石子就扔了过去。 接着起身,两步到了跟前。 只见一只枣红色的野鸡中歪在地上,两只翅膀无力地扑腾着。 这可是好东西。 刚要伸手去拿,几颗色彩鲜艳的红果子,让李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妇产科男朋友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凡人之紫霄洞天
蛇行天下(H)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医武兵王混乡村
病娇黑匣子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