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还得挨冻。 “叔,找见了,你打算咋整?” 李学庆黑着脸:“交知青办,他们爱咋处理咋处理,我是管不了。” 有一就有二,真给找回来的话,李家台子肯定是不能留这个人了。 正往前开,身后投来了一束亮光,紧接着一辆吉普车超过他们,停在了路边。 “学庆哥!” 钱长利下了车,将拖拉机拦下。 “咋回事啊?人怎么还跑了?” 李学庆没好气地说:“你问我?我问谁去?他妈的,大过年的,给老子找事。” 孙良元为什么逃走,李天明倒是能猜出个大概。 之前村里定电饭煲厂工人的名单,去年刚来的几个知青,靳小琪已经在电风扇厂上班了。 剩下的五个人,只有孙良元没份。 这小子,求过,闹过,可就冲他在李老六出堂那天的行为,不断了他的口粮就不错了,还想进厂挣工资? 美的他呢!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事,孙良元才选择了逃走。 可他也不想想,咋可能让他一走了之。 这件事只要县知青办反应到他原籍的街道,就算他能回到家,也会被立刻遣返。 而且,他这行为,已经算得上是破坏上山下乡的伟大运动了。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这可是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 不光他本人倒霉,连带着他的父母,也要被牵连。 钱长利被怼了一句,表情讪讪的。 “别着急,我估计人走不远,这么冷的天,靠两条腿,没等走到县城,人就得累趴下。” 李天明也是这么想的。 “行了,你们车快,前面走着,别真把那小子给冻死。” 李学庆催促着钱长利赶紧走,他也怕真出事。 钱长利闻言也含糊了,赶紧上车,没一会儿就走远了。 又往前开了一段,天都亮了。 “叔,你看!” 李天明指着前面,派出所的吉普车折返回来,在他们面前停下。 “回吧!找着了!” 李学庆从车上跳下来,走近吉普车,一把拉开车门。 孙元良正裹着警察的军大衣,瑟瑟发抖,脸都给冻白了,看到李学庆,眼神之中满是畏惧。 去年他们刚来的时候,李学庆在县委大院,指着革委副主任白江涛的鼻子臭卷那一幕,他现在还记着呢。 “行,没冻死就行。” 钱长利忙道:“学庆哥,有啥事还是回村再说吧,这孩子……” “回啥回?去县里,这回没把他给冻死,算这小子命大,再来一回,出了事责任谁担着?这人我们李家台子是坚决不能留了。” 钱长利面露难色:“人没事就好,真要是报给知青办,这孩子恐怕……” “长利,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这事太大,我肩膀窄,扛不下,你要是心疼,把人带镇上去,我管不着。” 孙良元是李家台子的知青,带去大柳镇算怎么回事。 钱长利见事情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也不愿意为了个不懂事的知青,得罪了李老浑子。 那就…… 去县里吧! 调转车头,又朝着永河县城的方向开了过去。 “我们也去!” 这事必须说明白了,把人交给知青办,往后甭管再出啥事,都和李家台子没关系了。 知青办的人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感觉一阵头大。 负责人急匆匆地赶到了县委,胡同阁过完年就要调任石市了。 只等着李学国过来办交接,已经基本上不怎么来县委上班了。 听李学庆和谢建设把事情的经过说完。 别的都好办,可李学庆现在要把人给退回来。 “李主任,这事……是不是再商量一下啊?” 不是人人都有一颗圣母心,实在是一个年轻人的前途就这样被捏在手里,稍微松一点,还是紧一点,关系着的是孙良元的一辈子。 “没商量!” 李学庆冷着脸。 也不是他心狠,今天是没出大事,孙良元真要是被冻死了。 这个责任谁来担。 上次李老六的事,村里人揍了孙良元一顿后,也没想把他怎么样,只要他老老实实的,村里不差他那一份口粮。 可这小子,实在是玩出圈儿了。 插队期间,未经请示,擅自逃离,上纲上线的话,别说他了,就算是他父母的工作都保不住。 知青办的人见状也没再劝,拿出了孙良元的档案。 直到这个时候,孙良元才知道害怕了。 只要李学庆把他在村里的表现写上去,他这一辈子都得完蛋。 “主任,主任,我……我错了,我错了,您饶我这一回,我保证再也不敢了,建设哥,你帮帮我,帮我求求情,我……真的知道错了。” 现在才知道错了? 晚了! 这次要是心软放过他,下次再惹出事,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 还是…… 一劳永逸的好!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明嫁妹 孙良元最后还是没被遣送回原籍,李家台子这边不接收,县知青办也只能安排他去了永河县一个很偏僻的村子插队。 条件自然不像李家台子这么好,用知青办负责人的话说,像孙良元这种革命意志不坚定的知识青年,就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好好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能得到这个结果,孙良元没敢再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地带上行李,跟着知青办安排的车走了。 对此,李学庆也没再深究,只要这个祸害不回李家台子就行。 以后咋样,就是那个村子的主任该操心的事了。 从县城回来,已经是下午了。 “还没吃饭吧?” 看着无精打采的李天明,宋晓雨心疼得够呛。 早饭一口没吃,午饭也没赶上,可李天明这会儿是又累又冷,摆了摆手。 “我先睡会儿,等晚上一起吃吧!” 说完脱掉棉衣上了炕,拉过被子往身上一盖,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被鞭炮声吵醒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准备年夜饭。 看了眼手表,四点多了。 听到堂屋有人在说话,李天明出来就看见宋晓雨正带着大莲、小蓉等人正在包饺子。 “哥!” 李天明应了一声。 “振华呢?” “三婶儿带去厢房玩呢,怕吵着你。” 李天明洗了把脸,坐在灶台上点了根烟。 这趟确实被折腾得惨了。 也不知道那个孙良元是咋想的,难道真以为能这么一路顺顺当当地回到杭州? 这年头没有介绍信,别说火车票了,他这么一张生脸,到了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被人盯上,分分钟就得接受盘问。 也就是李学庆人不错,发现人没了,还知道组织大家伙沿路去找,否则的话,这会儿怕是人已经过了奈何桥。 问起孙良元的事,李天明只是简单说了几句。 反正人已经不在李家台子了,这辈子还能不能见着面都不一定,犯不上为了这么一个祸胎多费心思。 饺子包完,大莲几人也都回家了。 宋晓雨和小蓉紧接着又开始忙活年夜饭。 现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年夜饭也变得越来越丰盛,鸡鸭鱼肉摆满了一大桌子。 李天明作为一家之主,等全家人落座,端起酒杯。 “过年好!” “过年好!” 几只杯子碰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新年的喜气。 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哪怕是在除夕夜里,他们兄妹几个还过得栖栖惶惶,桌子上只有一碗白菜猪肉炖粉条,就连那么一点儿肉,还是两个叔叔家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看看老婆孩子,再看看弟弟妹妹,李天明也在心里默默地感谢上天,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 这一世,成功摆脱了糟心的婚姻,甩开了吸血的亲爹继母,也改变了弟妹的人生轨迹。 于他而言,已经知足了。 吃完饭,李天明又去村里几个长辈家坐了坐。 李学成? 这辈子是别想了。 父子俩的缘分,早已经消磨得一干二净。 要是还为了面子委屈自己,反倒是会让人觉得虚伪。 到了半夜,接年饺子下锅,今天就连电视台都延长了节目播放时间。 《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三大革命样板戏轮番上演。 饺子端上桌,时间正好来到了0点。 李天明先带着老婆孩子、弟弟妹妹对着张翠娟的遗像磕了头。 接着又给伟大领袖敬了酒。 饺子吃完,杯盘碗筷都堆在锅里,等着明天再洗。 这是财,天不亮,不能动。 等到正月初一给长辈们拜完年,这个春节也就算是过完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天明除了去了趟海城给李学军两口子拜年,又按规矩给宋家带了份年礼,就没再出门。 大莲过几天要过礼,今年也就没去宝安县看望姥姥姥爷。 李天明去海城的时候,给姥爷邮了200块钱,算是替过世的张翠娟尽了孝心。 时间很快到了正月初五,李天明早早地就带着全家人到了李学工家,帮着忙活过礼的喜宴。 亲友们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只是少了石淑玲的娘家人。 上次的事情过后,石淑玲和石淑慧也闹翻了,李莲过礼的大日子都没通知对方。 两个娘家哥哥,当初因为赡养父母的问题,也早就断了来往。 用石淑玲的话说,她现在是没有娘家的人了。 10点钟,孙长宁和大莲到了家。 大莲初三就回了棉纺厂上班,今天和孙长宁请了假回村。 12点整,准时开席。 李天明今天的担子个不轻,整个喜宴都要他来操持,忙得脚不沾地,还得指挥着十几个堂兄弟搬凳子,上菜。 等到亲友们散了席,他们哥几个才得空歇歇。 “哥!我敬您!” 孙长宁给李天明满上了一杯酒。 李天明却没有立刻端杯,而是看着孙长宁道:“瞧见没有,我妹娘家兄弟可都在这儿呢,往后你要是敢欺负大莲,我们可不答应!” 听到这话,天生、天会等人心领神会,也是纷纷帮着吆喝。 “对,我们可不答应!” 孙长明见状忙道:“诸位哥哥弟弟,我……我哪敢啊!” 他又不是第一天登李家的门,大莲的这帮兄弟,他也早就熟悉了。 单单李天明这个大舅哥,他就惹不起,更别说加在一起有十四个,真要是哪天惹了大莲不高兴,她这帮兄弟还不得把自己给揍瘪了。 说着,孙长宁站起身:“我和大家表个态,结婚以后,家里无论大事小事全都由大莲做主,家务活我全都包了,绝对不让大莲受一丁点儿委屈,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大家看我的实际行动!”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李天明这才端起酒杯。 “你这话我可记住了,就看你的实际行动,还愣着干什么啊,给新姑爷敬酒啊!” 这么多大舅子、小舅子一起上,孙长明也是来者不拒,只是无奈酒量一般,很快就被灌得不省人事。 转天,孙长宁和大莲还要返回海城。 一大早,李天明就开着拖拉机到了李学工家门口,将大莲的嫁妆全部装上车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妇产科男朋友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凡人之紫霄洞天
蛇行天下(H)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医武兵王混乡村
病娇黑匣子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