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序小说

霜序小说> 以理服人 > 第324章

第324章

事,李学庆虽然不知道真假,就算是真的,那么大的一座山,谁知道埋哪了? 别说马家三代人,就算是子子孙孙一直不停地挖,再挖上一百年,都未必能寻得见。 “叔,这事不能提了,三老太爷说得对,一旦传扬出去,乡亲们谁还有心思干别的。” “对,不能传出去。” “何老四他们是明天过来?” “说好了的,明天来,到时候一起去县城。” 电饭煲的收益咋分,李学庆已经和何老四等人商量好了。 刨去成本,工资,税钱,再留下一半用于电饭煲厂的后续生产。 这一次能分给他们五个村的一共不到20万。 听着不少,可具体到个人也就没多少了。 但这只是电饭煲厂的第一笔分红,后续还有好几笔,等到把今年全部的订单完成。 不但能收回成本,每家每户都能赚上一笔。 “便宜他们了。” 转天一大早,何老四、牛金水几人就到了李家台子。 李天明开上拖拉机,一起出发。 县城的储蓄所,李学国早就打好了招呼。 提前从市里调来了大笔的现金。 这年头可没有点钞机,储蓄所所有人一起数了大半天。 才总算是将这笔钱给数清楚。 然后李学庆等人又接着数。 马长山按照各村当初投到厂里的钱,算各自应分得多少。 “都清楚了吗?” 何老四等人将装钱的皮包紧紧地抱在怀里,一个个的脸上,又是激动,又是嫉妒。 这次李家台子自然分得最多,不单单电饭煲厂占了一半,还有电风扇厂呢。 光装钱的大提包就塞满了四个。 要是当初…… 几人又在心里,将何春生和牛有道等人给臭骂了一遍。 人家好心好意带着他们一起赚钱,居然不知好歹,贪心不足。 现在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多分钱,只剩下眼热的份了。 “清楚了,清楚了,都清楚了。” 再怎么眼红李家台子都没用,还得是实打实拿在自己手里的钱。 这下回去,总算是能有个交代了 电饭煲厂那边虽然干得红红火火,但看不见回头钱,谁心里也不踏实。 这段时间,他们也被村里人烦得够呛。 今天拿钱回去,也能堵住村里人的嘴。 李天明接着又分别以养殖场、电风扇厂和电饭煲厂的名义,在储蓄所开了户。 往后资金往来就容易多了,支票毕竟还是不保险。 钱分明白了,户头也开好了,接下来众人打道回府。 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出来取钱,这会儿都在家里眼巴巴地盼着呢。 “全体社员注意了,全体社员注意了,各家各户主事的来村支部,领取分红,各家各户……” 大喇叭响了半晌,早就在家里待不住的乡亲们连饭都顾不上吃,纷纷朝村支部去了。 “哥!咱家啥时候去?” 吃过晚饭,李天明哄着振华在院子里玩,丝毫没有要动弹的意思。 小蓉惦记着家里的分红,忍不住问道。 “还去啥去,咱家的分红早就让你嫂子给存起来了。” 李天明在两个厂占股最多,分的钱自然也多,要是大模大样地去村支部领,还不得引得全村乡亲们眼红。 早在回村的时候,李天明就已经把钱带回来了。 这次他一共分了五万多,算上家里原有的积蓄,已经十多万了。 照现在这个速度,一笔一笔地攒下去,别说那个钱匣子,怕是柜子都要装不下了。 “往后等你出门子,哥给你预备一套最好的嫁妆,让你风风光光地从家走。” 小蓉被说得红了脸。 “嫂子,你看我哥,这……这说的啥疯话。” 宋晓雨也被逗笑了:“咋是疯话,到了那天,你哥要是准备的嫁妆不多,嫂子都不答应。” 得! 你们真是亲两口子。 晚上睡觉的时候,宋晓雨躺在炕上,还时不时地朝存着钱的柜子看上两眼。 “天明,家里存了这么多钱,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现在就不踏实了,等把柜子给装满了,你还不得睡不着觉啊!” 宋晓雨张了张嘴。 哪用得着以后,现在…… 就已经睡不踏实了。 “别想那么多,睡吧!明天还得上工呢!” 上辈子,别说十几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李天明也见过。 这点儿钱在别人看来确实是天文数字,可是对李天明…… 也就那么回事。 转天,熟悉的革命歌曲没听见,李天明却还是被大喇叭给吵醒了。 “李天明,速到村支部,李天明,速到村支部……” 第三百三十六章 村里要来大领导 “天明,刚才学国来电话,说有中枢的首长要来咱们村。” 昨天李学庆在村支部值班,一大早被电话吵醒,急急忙忙地把李天明给喊了过来。 “中枢的首长要来,咋不提前打个招呼,咱们也好有个准备,你看这手忙脚乱的……” 李天明早就得到了消息,只可惜不能对任何人说。 “准备啥?人家首长下乡,就是为了看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又不是来吃农家饭的。” 李学庆闻言急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首长们一天到晚够累的了,难得来一趟,咱们得让首长看见村里的好,可不敢再让首长操心了。” “叔,咱们李家台子现如今……还不够好啊?” 村里的大路修了,公共厕所盖了,现在家家户户还在修门口的小路。 另外,还有那么多户人家在盖新房。 放眼全国,大概再也找不出另一个李家台子这么兴旺的村子了。 “你说的……倒也没毛病,可我这心里就是觉得不踏实。” 以前也就是县里的领导时不时地下乡,随着李家台子发展得越来越好,市里的领导也变得常来常往。 这一次,居然把中枢的首长都给惊动了。 村里如今确实好了,可这…… 是首长希望看到的吗? 李学庆虽然一直坚定地支持李天明,但有的时候,他也觉得心慌。 现在这样,还能算是社会主义吗? 首长见了,万一不高兴咋整? 重新变回原来那样? 一年到头,跟土地较劲,想吃上口肉,都只能等到过年? 李学庆不想,村里的乡亲们也肯定不答应。 “叔,别想那么多,首长肯定是盼着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要是人人都受穷,他们当年为啥拼了命也要闹革命。” 李学庆点点头,迟疑着说道:“是这个理,可这年头的事,谁能说得清。” 人能变成鬼,鬼也能变成人,啥新鲜事都出在这时候了。 “咱们真的啥也不用准备?” “不用,首长既然来了,就给他看咱们李家台子最真实的一面。” “就像当初王主任来的时候一样?” “对,一样!” 片刻之后,村里的大喇叭再度传来了熟悉的革命歌曲。 “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东风万里,鲜花开放,红旗像大海洋。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 家家户户的烟囱升起了袅袅炊烟,主妇们忙着准备全家人的早饭。 吃过饭,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李天明也溜溜哒哒地去场院集合,准备上工。 与此同时,一辆红旗轿车驶入了海城地界,有两辆车早就在路口,稍作停留,随后一起驶向永河县的方向。 “作先同志,我这次下来,地方上的同志,没有被惊动吧?”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前几年还因为受到冲击,还被下放到工厂劳动,但依旧精神头十足。 王作先忙道:“按领导的指示,没有惊动任何人。” 老人闻言微微一笑,心里自然清楚,怎么可能完全不惊动。 身处他如今的位置,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各方瞩目。 甚至有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也会被过度解读。 “作先同志,对你,我是了解的,有名的务实派,这次下乡调研,我希望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不要搞那些花团锦簇的表面功夫,否则,我是要批评你的。” “明白,领导,您放心,您看到的一定是最真实的。” 老人轻轻点了下头:“我恢复工作的时间还不长,这个李家台子,你来讲一讲现在的具体情况。” 王作先知道,首长恢复工作以后,主抓经济,这次下来调研,首要目标就是李家台子。 作为老人的坚定拥护者,王作先自然不会有任何隐瞒,当即便将李家台子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集体企业,这个思路很正确,我们以前也搞过集体企业,作为国营企业的补充,可之前搞得不好,思路再正确,具体实施的人不得力,最后还是会弄得一塌糊涂。” 今年回到中枢,恢复了组织生活和工作以后,老人主动请缨要抓经济发展。 这些年在下面,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对现如今的生活满意不满意,他的心里一清二楚。 在得知海城有个李家台子,不但在村里兴办集体企业,更是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为国家的发展创汇。 老人自然十分感兴趣,早就想到李家台子来看一看。 只是如今在中枢,关于李家台子模式的集体企业,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再加上恢复工作以后,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 老人也需要理清思路,为国家接下来如何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摸索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这才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作先同志,你来说一说,这个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到底是姓社,还是打着集体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资呢?” 这话如果是别人来问,王作先心里早就开始拉警报了。 但如果是这位老人,他并不担心。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在中枢的一次会议上,老人还曾面对质疑的声音,为李家台子发声。 “领导,让我现在就下定论的话,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事物永远是在不停发展的,今天姓社,未来姓什么,谁也说不准,但是,我觉得,全民参与,集体领导,按投入分配,产出除了改善自身生活,还用于家乡建设,与我党的政策并没有背离的地方。” 老人闻言并没有做出评判,只是笑着说了句:“滑头!” 车队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长甸河桥。 “听说这座桥,也是李家台子的社员们集资架起来的?” “是,用的就是电风扇厂的收益。” 老人闻言,笑得更加开怀了。 经过长甸河桥,再往前就是李家台子的地界了。 道路右侧是绿油油的稻浪,左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苇海。 离村口再近些,便能看到路旁矗立着的两座厂房。 “首长,咱们是先进村,还是……” “先去厂里看一看。” 司机径直将车开到了车间门口。 已经得到了消息的天生,听到外面传来的响动,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哥,你别坑我啊,我……真不行啊! 按照李天明的主意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妇产科男朋友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凡人之紫霄洞天   蛇行天下(H)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医武兵王混乡村   病娇黑匣子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