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序小说

霜序小说> 以理服人 > 第431章

第431章

员一起下地劳动。 收工以后才去村支部拿了录取通知书。 张虹闹的那一场,还是回知青点,听其他战友说的。 “你……” “怎么?我说得不对?” 宋长英面带讥笑。 “你这个幸运儿当然可以嘲笑我,很快你就要去上大学里,可以彻底离开这个鬼地方,对了,以你和宋晓雨的关系,你也应该提前知道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现在你不用再隐瞒了!” 宋长英并没接话,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张虹。 “说完了?” 张虹目光闪躲,下意识地偏过了头,不去和宋长英对视。 “既然你说完了,也来听我说几句,张虹,人要讲良心,李天明完全没有责任帮我们,可他还是帮了,无论是看谁的面子,我们这些人能在高考前,得到最好的复习资源,他是出了大力气的,对此,我很感激,相信大家也是一样!” 宋长英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回避,很快听到声音的知青们纷纷走出了宿舍。 “结果或许只有一部分人满意,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达到预期,但是,这都不是你恩将仇报的理由,一下午的时间,你去哪了?能告诉大家吗?” 张虹被众人围观,顿时感觉心里一阵发慌。 “我……我没必要告诉你们!” “好,这是你的权利,你可以不说,但是,你做过的事,迟早会被人知道,猜猜看,知道你做过的那些事,大家会怎么看你?” 张虹攥紧了拳头,之前马兴因为出卖李天明,在村里成了过街老鼠,她也是亲眼看到过的。 想到自己要步马兴的后尘,张虹顿时感到一阵后怕。 “这就心虚了?” 张虹表情的变化,没能逃过宋长英的眼睛。 “张虹,你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自以为是了,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遇到点儿事,你就怨天尤人,觉得天底下所有人都对不起你。” 张虹刚要反驳,却被宋长英厉声打断了。 “你不用解释,你就是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人,我看得清,大家伙也都看得清,你性格上的问题,我们不予置评,但是,你不该恩将仇报!” 经过了一下午的时间,所有人也都渐渐冷静了下来。 仔细想着宋长英说的每一句话,的确,李天明已经帮他们很多了。 无论牛建邦说的是不是真的,李天明的做法,好像都没什么错。 “言尽于此,张虹,好自为之!” 第四百八十三章 胳膊肘往外拐 “咋这么不小心!” 李天明一大早就到了县城,刚见着教育局的杜局长,还没等说明来意,就被带到了李学国的面前。 “你知不知道,差点儿闯了大祸!” 听李学国说了昨天的事,李天明这才知道,张虹还真跑到县里把他给告了。 “没凭没据,红口白牙的,总不能她说啥就是啥吧?” 见李天明还不服,李学国更来气。 “人家是没凭没据,可这事真要是闹大了,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李天明自然知道,全国数百万考生参加这次高考,可录取率上辈子刷过短视频,据说不到5%,这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过去了,只要自己不作,未来的人生注定一片坦途。 可绝大多数都是没过去的人。 正是积压情绪的关键时刻,一旦张虹把事闹大,怕是上面都压不住。 为了安抚落榜生,肯定得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李天明一个平头老百姓,他的肩膀挑不起来,那么,谁来挑? 自然只能是…… 王作先。 即便他是老人家的老部下,恐怕也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想明白这一节,李天明也感觉到了后怕。 看到李天明的反应,李学国板着脸道:“现在知道怕了?” 李天明不禁面露尴尬。 “幸亏老杜连吓唬带糊弄地把人给拦了回去,要不然,看你咋和王主任交代!” “是我考虑得不周全!” 李天明赶紧认错。 之所以出这么大的纰漏,还是因为他没参加过高考。 上一世国家恢复高考的时候,他正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奔波,根本没机会关注这件事。 自然也就体会不到,高考对于那些在农村苦熬了多年的知青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知道就好,我看你就是太顺了。” 这话说得没错,重生以后,李天明确实太顺了。 做的那些出格的事,换做别人,连去大西北啃沙子的机会都没有,可他却一直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 不光自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带着李家台子,乃至大柳镇的乡亲们一起赚钱致富,更得了不少大领导的青睐。 路走得这么顺,难免有点儿飘。 早就不像刚重生过来的那几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这次的事算是一个教训,往后做事,多长个前后眼!” 李天明忙不迭地应着。 李学国见教训的差不多了,也就顺势将这件事给揭了过去。 张虹还会不会继续在这件事上做文章,把事闹大? 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她昨天来县教育局走这一遭,已经给李学国提了醒,自然也有了防备。 再过段时间,随着各高校录取工作结束,高考的热度降下来,张虹纵然想闹也闹不起来。 更何况,本来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要李天明不承认,谁还能把他怎么样。 “你今天来县城,又有啥事?” “是天亮媳妇儿……” 李天明当即把靳小琪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按杜局长说的,她这个分数已经非常高了,不至于录取不上啊!” 李学国听了,也同样纳闷。 “会不会是……政审上出了问题?” 分数既然够了,却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在李学国看来只能是这方面的问题了。 “不会,天亮媳妇儿家三代城市贫民,父母都是工人,大哥也是工人,二哥和姐姐都在西疆生产建设兵团,她的政审要是有问题的话,兵团也不可能要她哥哥姐姐!” 当初最早一批去兵团的知青,政审的严格程度,和当兵都差不多。 出身有问题的,就算是想去支援边疆建设都没资格。 “要是照你这么说,天亮媳妇儿的出身也没啥毛病啊,那就是……京大那边给卡住了?好大学的政审过程总要严一点儿吧!” “我也想过了,可是,我大伯家的天敬,报的是国防科技大学,那可是军校,军校的政审肯定要比京大复杂吧,天敬的录取通知书,昨天也到了!” 这可就奇了怪了! 李学国思虑再三,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 “喂!这里是永河县革委,我是革委主任李学国,帮我接市教育局,找王副局长!” 李学国身为王作先一系的人,市里的头头脑脑也认识不少,其中就有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 “王局!我是李学国,有个事要麻烦你,是我的一个侄媳妇,这次也参加了高考,成绩很不错,报的是京大,可录取通知书一直没到,就想托你打听一下,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给耽搁了。” “行啊!我还正想着要贿赂贿赂你,一直没机会,好,好,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消息!” 说完,放下了电话。 “等着吧!” 可等也不能干等着,两人又聊起了,最近市里吹过来的风。 王作先打定主意要发展经济,永河县被他当做了一个试点。 这段时间,李学国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 发展经济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要结合永河县的实际情况,总不能在华北大平原上发展畜牧业,更不能像白江涛那个死鬼,一拍脑袋就弄出个万亩大梯田。 “恢复大柳镇的大集,这件事做得不错,虽然对永河县经济的整体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对增长人民群众的心气儿,这件事至关重要。” 政策一时一变,让老百姓也是束手束脚。 ZB主义的尾巴割了一茬又一茬,把人们的心气儿都给割没了。 只敢老老实实种地,谁也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生怕被打成反面典型,自此万劫不复。 恢复大柳镇的大集,为的就是要让老百姓们看到领导们改革的决心。 “可这还远远不够,天明,李家台子得起带头作用!” 还要咋带头? 李天明突然察觉到,李学国一开始吓唬他的那一通,就是为了现在做铺垫呢。 “叔,有啥话您就明说,能办的,我一定给您办成了!” 李学国笑了:“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得嘞! 接下来才是正文。 “天明,李家台子,乃至大柳镇能有今天的面貌,你小子功不可没,这一点,我清楚,王主任也清楚,但是,永河县不光只有一个李家台子,一个大柳镇,既然要发展,总不能你们跑出去老远,其他村镇还在原地踏步吧?” 李学国一边说,一边还在观察着李天明的反应。 见火候差不多了,终于抛出了他的目的。 “发展要均衡,你们富裕了,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话都让你一个人给说完了,我还说个啥? “叔,您也是咱李家的人,胳膊肘咋老往外拐啊?” “扯淡,我这个县革委主任是给咱李家当的?我也不难为你,现在就让其他村镇迎头赶上也不现实,可你们吃肉,总得让别人喝口汤吧?” “您想让我们咋让出这口汤?” “人工!” 李学国终于亮出了真实目的。 既然要发展经济,就不能还和以前那样,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王作先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也提到过,当务之急,是要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日子有盼头。 怎么做到这一点? 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也就是所谓的副业创收。 本来这件事应该由县革委来解决,但目前永河县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县城还有大量城镇居民的工作得不到解决。 哪有余力去帮扶农民。 如果盲目地上马一些项目,问题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于是,李学国便打起了李家台子的主意。 “您的意思是……让村里的工厂在全县范围内招工?” 李天明的话音刚落,电话铃声响起。 李学国抓起电话。 “王局,对,是叫靳小琪,考了325分,报的是京大物理系,好,好,好,我知道了,王局,多谢了,放心,答应的事,我还能反悔,好,等我去市里。” 撂下电话。 “又被那老小子给坑了一顿!” 第四百八十四章 现实版范进中举 事实证明,李天明和李学国全都想多了。 靳小琪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迟迟没到,只是单纯的因为京大的招生工作要比其他院校麻烦得多。 高考停摆了十年之久,一朝恢复,考生们对于大学校园的向往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像京大这种全国知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妇产科男朋友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凡人之紫霄洞天   蛇行天下(H)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医武兵王混乡村   病娇黑匣子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