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序小说

霜序小说> 桌边[校园 1v1] > 第401章

第401章

更为复杂,对立也将更为明显。 那么,往后该如何妥善应对内里矛盾和外部压力,同时进行对外扩张、对内改造,他张大龙头必须要仔细思量才行。 “可是你准备怎么应对往后局面呢?”白有思认真来问。“我还是好奇。” “具体我也只能看局势来做,但有三个思路。”张行脱口而对。“一个是公私两便,要用一些既对黜龙帮发展有利、又是我个人追求的手段,也就是尽量用阳谋;另一个,要因人而异,什么底色、什么出身,不也是人嘛,秉公做事也好,赏罚分明也行,只要能把一个个的人给弄服气,总能成大局面的;最后,便是要取舍有度,不可以太急,也不可以轻易退让……稳扎稳打,优势已然在我。” 白有思点点头,终于还是没有忍住:“三郎,你确定你能稳扎稳打?” 张行闻言一怔,随即干笑了一声,没再言语。 一夜有话。 确实是有话,大约凌晨时分,张行忽然接到军情汇报,乃是说周行范带着王振占据虞城,堵塞了南方官军的进军路线。 一时大喜之下,张大龙头干脆让白有思连夜动身,去做援护与支持,确保王振不再三心二意,更要防着消失掉的司马正再做多余事端。 而翌日清晨,白有思去后数个时辰,天色微亮的时候,五月最后一天的细雨中,一个新的消息传来,?仁叹?投降后在营中发动暴乱,引发韩引弓本部产生了近乎于半个营啸一般的失序,最起码后营受到巨大打击。 这个消息,同时得到了多个?仁叹?逃亡之人的验证,基本无误。 对此,张行犹豫再三,然后终究在早餐前下定了决心,并在早餐时召集了主要将领来到自己棚下进行军务讨论。 此时,王叔勇、牛达两人不在,参与会议的,除张行外,只有魏玄定、李枢、雄伯南、徐世英、单通海、祖臣彦、柴孝和、翟谦区区八人。 负责军情告知的张金树并没有落座,这似乎是一种暗示,柴孝和和翟谦要上位了。 不过,来不及多想这些,张行向所有人通告了军情,然后开门见山,提出暂时放弃大军向东的追击,集中大部兵力转向南侧,汇集芒砀山匪、?仁叹?,包括被兼并后不得已留在梁郡的孟氏义军残余,同时召回马平儿、王雄诞,让他们南下去联络淮右盟的淮西北势力,促成起事,最后以巨大的军事优势压迫韩引弓,将其逐走,再行回转东进。 方案提出。 魏玄定首先表达了对军队冒雨行军后战斗力的忧虑;李枢对此时就联络淮右盟表达了疑惑;被张行越次带到这个场合的柴孝和也对后勤表达了忧虑;雄伯南明确表示,自己不通军事,愿意服从大局;第一次来这种场合的东齐名相之后祖臣彦只是唯唯诺诺;而其余所有人,全都认可了张大龙头的方案……翟谦更是拍着胸脯,愿做先锋。 这是当然的,一则张行昨日大战威风不减,二则,徐、单、翟都是大豪强,他们根本不愿意家门口还有一支能对根据地造成威胁的朝廷官军。 计议妥当,部队即刻开拔。 数不清的信使也四面而去。 然而,六月初一,艳阳高照,部队走到乘氏境内,顺着济水转向西行期间,便有军情连番送到: 一则,牛达轻松夺取郓城; 二则,王叔勇已经追击到了济北郡境内,因为兵马过少,不敢再继续深入,于是请求支援,扫荡济水下游诸郡; 三则,韩引弓得知离狐大败,直接弃城西走,往淮阳郡方向去了。 消息传来,单通海立即请求调转方向,转而东进,并自请进取鲁郡。 但张行没有同意,反而要求继续南下,汇合南方义军盟友,当然,兵力稍减,又分出了一部分往历山战场继续协助打扫战场,包括控制郓城以西的城镇……这个方案得到了几乎其余所有人的认可,单通海心知肚明,这是自己此战无功,大家不愿意再将鲁郡与他,而且,张行本身先去兼并南方义军的法子,并不能说没有公道。 一时也是无法。 三日后,六月初四,白有思、王振、周行范、范厨子、王公公等人在虞城北面等到了两万黜龙军主力,和绝大部分黜龙军首领。 此外,还有个战俘吕常衡――这是被白有思抓到的。 不抓不行,韩引弓跑了,同时下令让吕常衡手下那五千人跟自己一起走。恰好此时,周行范见到白有思过来,再无后顾之忧的他直接催动全军发动了对吕常衡部的追击,而随着?仁叹?自南面的大胆截击,这支五千人众的官军精锐迅速从撤退演变成了逃亡,并随着白有思的亲自攻坚,变成了溃逃。 吕常衡亲自断后,被白有思轻松擒拿。 “愿意投降吗?”六月艳阳天下,张行骑着黄骠马,看着这个昔日下属,口干舌燥的问出了一句几日前一度说到口干舌燥的话来。 吕常衡沉默了一下,目光扫过白有思和周行范,沮丧至极:“听说,离狐那里不降的都死了?” “对。”张行言辞干脆。 “我要活下去,我降。”吕常衡艰难做答。 周围唏嘘一时,张行却已经看向了前方两人,便直接翻身下马,先与周行范握了下手,不做多言,然后来到一身甲胄的王公公面前,诚恳拱手: “说来惭愧,认识多年,尚未问过王兄大名……恳请赐教。” 第八十三章 荷戈行(7) 所谓南线战斗只是此次战役的次要战场,张行和黜龙帮的大军之所以至此也只是因为需要驱赶韩引弓顺势罢了。 这一战真正的后续和影响,决不止于此。 所以,对梁郡东部四县的割取,对芒砀山和?仁叹?的兼并,注定只是一个开胃菜,张行对这份战后权威的使用,也注定只是牛刀小试。 事实上,在虞城停了一天,确定韩引弓已经逃往淮阳郡无误后,张行只又等了一日,完成了对?仁叹?和芒砀山匪的事实离散,收取了两拨人的精华部分,分兵驻扎四县后,便选择了北向班师。 这里面最辛苦的便是马平儿和王雄诞了,先让他们向北,然后匆匆向南,现在大军要回去了,他们却要去涣口镇找杜破阵……但这般反反复复,也属实是军情如此……而且张行也需要有人去跟杜破阵做交流,说明离狐之战的原委和经过。 这倒不是怕杜破阵和淮右盟上下不晓得他张行的威风,而是怕威风太大了,引起淮右盟误判。 果然,掉头北上后,大军还没离开梁郡呢,此战的外溢效果就已经出现了。 梁郡太守曹汪遣人……当然,也有可能只是梁郡郡府自行其是,谁知道曹太守腿有没有好利索……总之,梁郡官府主动派人来楚丘等到了归途的黜龙军,拜谒了张行张大龙头和一众黜龙军核心,然后上来就表达了希望跟张三爷以及黜龙帮继续友好相处的美丽期许。 说真的,就差对离狐之战黜龙军打败了官军表示恭喜了! 当然了,张行也颇为感慨的回顾了双方的传统友谊,恳切重申了双方昔日和睦交往时的一些原则。 最后,双方在很多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头领、军官的目瞪口呆中达成一致,相约要为梁郡百姓营造良好生活的和平环境,这才依依惜别。 一场插曲,不值一提。 六月暑气蒸腾,大军进入济阴,直直往离狐折返回来,而离狐-历山之战的影响也开始大面积拓展开来,大军折回离狐时,整个中原、东境,河北的南部地区、江淮的北部地区,都已经传开。 当然,这个过程中消息肯定有错讹、夸大与遮掩。 但是,黜龙军前期丢城弃地,后期死中求活,在决战中击破实力相当的齐鲁官军与徐州官军,阵斩大魏东境行军总管张须果,逼走一卫大将军韩引弓,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也足以说明情况了。 不然,梁郡那里来重申个鬼的传统友谊啊? 消息传开,人心震动。 原本因为朝廷压力而陷入低潮的中原、河北、东境义军几乎纷纷重振,数不清的义军信使、江湖豪杰直直往济阴、东郡一带而来。本地富户、周边商人,也都一扫战前的畏缩,纷纷活跃起来。 这是之前完全没有过的景象。 当然了,中原、东境的各处朝廷官军震动,地方官畏缩慌乱一时,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还有此战中的将领人物……张行、李枢这两个人早就是闻名天下的大逆贼不说,白有思、司马正、魏玄定、徐世英、王叔勇、牛达,乃至于王焯、周行范,甚至于尚怀志、鱼白枚,更离谱的如等李清臣、吕常衡等人名号都开始流传了。 按照东都城内某些流行的说法,李十二郎是早就意识到要有大战,所以故意被俘虏,就是等到济阴空虚,来引官军主力一举成功,而若韩引弓能听李十二郎的言语,选择连夜北上,这一战必然是官军大胜;包括吕常衡的投降,都有了新鲜说法……故事从他自汲郡出发、潜渡大河开始,然后力邀韩引弓北上不成,到引五千众独自北上受阻,再到韩引弓被?仁叹?爆了大营狼狈而逃只留一支孤军,最后以被黜龙军团团包围,以下属性命为条件选择了投降为结尾,足够让所有朝廷忠良扼腕叹气了。 只不过很可惜,这俩人的说法都是张行编出来的,花了大概半刻钟功夫,本意是为了让韩引弓承受东都那边的怒火,以至于在淮阳进退两难。 结果没想到,这俩人故事编的太符合主流封建价值观了,尤其是吕常衡的故事,居然被不知道哪个郡的傻子黑绶给当成真的走公文呈送到了东都,以至于效果好的出奇,简直一时舆论大哗。 当然了,东都那些关陇老军头们,没一个信的! 曹中丞本人都不信! 或者说,曹林此时闻得前线大败,张须果、张长恭战死,数万齐鲁官军被包围全歼,韩引弓被一群?仁陶?了营,狼狈而走,几乎目瞪口呆,继而当场在南衙议事堂中失态,哪里还会管这种小事端? “我不信!” 南衙议事堂中,一声怒吼忽然响起,但很快,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后半句话好像凭空被甚么东西遮蔽了一般,直接变得低沉起来。 堂中落座的所谓东都八贵中的几人,甚至有些有些耳鸣

相关推荐: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小人物(胖受)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他是斯文糙汉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莫求仙缘   林峰林云瑶   外婆的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