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等。 这种筛选方式筛选出来的才是治国之才,要知道不论是三省还是六部,皆是一国中枢,一举一动关系到整个大唐,考验你的眼光以及谋略。 考试一共两个时辰的时间,众考生在文武百官以及李承道的注视下,开始了他们的考试。 这些压力或许会影响他们的考试状态和水平,但是未来将要出阁入相者连这点压力都顶不住,那还不如回家种地。 …… 两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承道身边的秉笔太监喊停后,便有侍卫上前将考子们的试卷给收走,然后整理好送到李承道的龙案之上,由他亲自阅览。 殿试考卷,是由皇帝亲自阅览的,前五名也是由皇帝亲自评定。 现在所有士子们都非常紧张,但是却只能低着头不敢抬头去看李承道,因为那样是十分无礼的行为。 李承道拿起第第一份考卷看了起来,考卷的观看顺序也是按照会试排名来的,他看的一份是王学林的考卷。 “……地方百姓苦苛捐杂税久矣,当实行一条鞭法,肃清地方吏治,规范税收,以安民心……” 看到王学林的这份策论考卷,李承道眼里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王学林在答卷中所呈现的策论,是针对朝廷税赋一事提出的政策。 苛捐杂税,是历朝历代都难以避免的弊病,何为苛捐杂税?这实际上和朝廷关系不大,而是地方官员小吏巧立名目收各种杂税,最后到朝廷手上的税收还是那么多,但是地方各层官员却从中中饱私囊,受苦的最终还是百姓。 世家更是此中的行家,无税赋不肥,王学林身为世家子弟,自小耳濡目染深深了解个钟厉害。 王学林从李承道登基以及未登基前的种种事迹,判断的出李承道的性格是重视民生的那种明君,因此他选择了从地方苛捐杂税作为切入点,并且提出解决之法。 一条鞭法,就是规范每一名百姓每个季度该缴的税赋,杜绝一切苛捐杂税,如此来清吏治,减百姓赋税之苦,称得上是一条良策。 “善。” 李承道点点头,朱笔在王学林的考卷上画了个圈。 古人云可圈可点,在古代没有具体分数,而是用圈、点、竖来进行打分。 圈则是上乘,点是良好,尚可一观,而竖则是最下层了。 王学林的这篇策论让李承道很满意,不愧是被贾诩看中的人才,的确有可取之处。 放下王学林的考卷后,李承道紧接着拿起了下一份考卷,这份考卷是乐徐的。 “……陛下行科举改革,利于大唐千秋万世,然至此尚未圆满。 草民观殿下设立乙卷,分刑律、数算、工冶、兵法等数类,可见陛下欲将天下贤才一网打尽,不使贤才遗落于野。 臣斗胆谏言陛下当增加科目,并大肆推广,建立更加完善的科考制度,让天下贤才、奇才得以一展所长……” 看见这一份考卷,李承道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不禁将目光投向了殿内的乐徐,眼里闪过一丝吃惊之色。 乐徐是从科举制度上写出的策论,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他写出的这些策论,正是李承道接下来的打算! 他对科举制度的改革还未结束,接下来增设科考项目,建立大唐皇家学院,也就是如同后世小学、中学、大学一般的学院制度! 这些事情他从未跟人提起过,乐徐所言虽然没有他所想的那般完善和准确,但是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这样! 这般超前的思想,很难想象是一名古人能够拥有的。 “难怪辅机说他目光长远,胸有沟壑,确实是治国之才。” 李承道收回目光,毫不犹豫地给乐徐的卷子打了个圈,上等。 接着他又开始阅览其他考生的试卷,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 第二百零二章 长孙无垢:我是个寡妇 殿试整整持续了一日,结果不出李承道所料,众多士子之中,以乐徐与王学林两人的策论最为出色。 其他士子中虽然也有几名不错的,但是都比不上他们两人,因此最后李承道分别将他们两个给点为了状元与榜眼。 随后又是一堆仪式,奖赏之类的,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让李承道颇为疲惫。 到了晚膳的时候,郑苒又派人过来了。 “陛下,贵妃娘娘请您去宫内一起用膳,您看……” 华清宫的宫女朝李承道禀报道。 听到他的话,李承道嘴角不禁微微抽了抽,婉言拒绝道:“这……今天朕答应了要去昭仪,得去长孙昭仪宫内用膳,就不去华清宫了,改日吧。” 听到李承道的话,这名宫女只好退下了。 等到这名宫女离开后,秉笔太监好奇地问道:“陛下,您为何不去华清宫?” 他时时刻刻跟着李承道,自然明白李承道没有说过要去萧兰宫的话。 李承道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日日去华清宫用膳,再这样下去朕真的要长胖了。” 他每一次去华清宫,郑苒都会做一大桌子美食,然后晚上还会顺势让他留宿在华清宫。 而且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郑苒近些日子一来都特别主动,夜夜求索,好像是特别想要孩子。 虽然夜夜都是郑苒败下阵来,但是每次总是很晚,导致他都休息不好,第二日还要处理繁多的政务,着实劳神,所以他刚刚才婉拒了郑苒的邀请。 “去碧霞宫吧,朕不能总独宠贵妃,其他的妃子也不能冷落了。” 李承道想了想后,吩咐道。 他这段时间以来去华清宫的次数最多,呼延热娜的听雨宫次之,反倒是其它嫔妃的宫内没去过几次。 其它妃子虽说是政治需要的联姻,但总归是后宫妃子,当一视同仁才行,他可不想看见自己的后宫争风吃醋,鸡犬不宁。 …… 此时,碧霞宫内。 碧霞宫乃是修仪长孙云露的居所,这里风景独美,清晨和傍晚之际是观看天边朝霞、晚霞的最好地方,因此有碧霞宫之称。 “云露,你这碧霞宫的晚霞真是漂亮。” 碧霞宫里,长孙无垢在窗边托腮看着天边的晚霞,脸上满是如痴如醉之色。 晚霞绚烂如火,将天边映照得美丽非凡,这等景色真是美极了。 “那是姑姑你未曾见到这早晨的朝霞和朝阳,比晚霞与落日更加壮阔。” 长孙云露笑着说道,“在侄女看来,晚霞再美也带着沉沉暮气,不如朝霞那般生机勃勃。” 听到长孙云露的话,长孙无垢微微一怔,然后眼里闪过一丝寂寞之色,苦笑道:“是啊,晚霞再美,总带着沉沉暮气,我现在与这晚霞又有何异呢?” 她竟是有些触景生情。 “姑姑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 长孙云露没想过到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居然挑动了长孙无垢伤心的情绪,于是连连开口安慰。 “姑姑你国色天香,如今方才二十七岁,哪里有沉沉暮气?咱们两个若是走在街上,别人定以为你我二人是姐妹呢。” 长孙无垢和长孙云露长的很像,不过比之长孙云露,长孙无垢看起来要更加成熟有风韵。 “你哪里学的这些俏皮话。” 长孙无垢闻言玉面一红,忍不住嗔怪地说道,但是柳眉倒是舒展了许多。 “我说的可是真话,有半点虚言那就让我吞针。” 长孙云露一脸认真地说道,然后忽然凑到长孙无垢耳边,悄悄问道:“姑姑,你可有心仪的儿郎?悄悄告诉侄女。” 女人都是八卦的,长孙云露自然也有些八卦,不过现在她却是八卦到长孙无垢的身上去了。 长孙无垢大为窘迫,瞪眼道:“你胡说什么呢,我一……一寡妇,当为死去的夫君守节,岂能有如此不知羞耻的想法?” 然而长孙云露却是不以为然,说道:“侄女可不这么认为,男子丧妻了可娶新妻,女人丧夫再嫁凭什么就要被骂做失节?这也太不公平了。” “平阳长公主曾说过,女子未必不如男,我看姑姑你如今尚且年轻貌美,寻一良夫再嫁了才是,也免得孤苦半生。” 若是别人这么说,长孙无垢早就翻脸了,不过她知晓自己这侄女向来言行无忌,且崇拜平阳公主李秀宁,常有惊人之语,所以不以为意。 “你这话若是被别人听去了啊,定要落个无德的骂名!” 长孙无垢伸出纤纤玉指在长孙云露白皙的额头上用力戳了一下,然后无奈地说道。 “姑姑又不是别人。” 长孙云露扑到长孙无垢的怀里撒娇道,两女相互打闹,这一幕极为赏心悦目。 “对了,陛下此番整治科举,一口气灭杀了七个世家,此事姑姑你可听闻了?” 长孙云露想到此事,忽然开口问道。 长孙无垢点头道:“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我自然是有所听闻,我长孙家族还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气……七个世家啊,就这么没了。” 七个世家中,有四个顶尖门阀,三个五姓七望之一,皆被彻底抹杀。 这般手段,让长孙无垢心中感到无比畏惧,想起来都是脸色苍白。 “陛下乃是明君,整顿科举是必然要做之事,若不以雷霆之势灭杀七大世家,恐怕大唐王朝都有倾覆之威!” “还好此番我长孙家族是站在陛下这一边的。” 长孙云露正色道,她被长孙无忌都赞为聪颖无双,目光自然非长孙无垢可比。 听到她的话,长孙无垢只是默然。 .. 第二百零三章 错把长孙无垢认成自家妃子! 提到那被覆灭的七大世家,气氛就不禁有些僵硬。 因为长孙家族当时若没有投靠李承道,恐怕也是落得和这几个家族一样的下场。 “罢了,提这个做什么。” 长孙无垢转移了话题,然后笑问着朝长孙云露问道:“已经入宫数月了,你在宫内的生活如何?云露你这般聪颖,很受陛下喜爱吧。” 长孙云露叹了口气,说道:“陛下独宠郑贵妃和呼延修仪,其他的妃子宫内甚少去过,我这里他也只来过三次而已。” “不过也都还好,反正我向来喜欢清静,这碧霞宫倒是很适合我读书。” 话是这么说,但长孙云露的语气里难免有一丝落寞之意,毕竟她也是为人妇的女人了,怎么会不想夫君多在意自己一些呢? 长孙无垢闻言有些担忧地说道:“你这么不放在心上可不行啊,皇帝后宫不比其他地方,你得争,否则容易受人欺负。” “郑贵妃是陛下的表妹,以后大有希望成为皇后,而萧淑妃背后有兰陵萧氏,听说她也颇得太后喜爱。” “杨贤妃背后有弘农杨氏,此番五姓七望去其三,弘农杨氏必定会崛起的。” “你叔叔目前虽然深受陛下信任,连着我长孙氏家族地位也水涨船高,但在这深宫,终究还是得你自己努力去争才行,你这般不放在心上怎么可以?” 长孙云露无奈地说道:“姑姑你不是说郑贵妃很有可能成为皇后么,现在她又受到陛下这般宠爱,既然如此我如何和她争?” “你呀,聪明的时候聪明,糊涂的时候也糊涂。” 长孙无垢白了长孙云露一眼,却有万种妩媚风情。 “你不曾听陛下对太后说过的话么,若是有人先诞下子嗣,那么基本上皇后之位就稳妥了,太后娘娘现在可是急着抱皇孙呢。” “你应当在这方面多费费心才行……” 长孙云露闻言,脸上不由得飞上两朵红霞,羞恼道:“这种事……我一个人怎么费心嘛,陛下又不来我宫里。” “所以你要想办法抓住陛下的心啊,不能一味地呆在这碧霞宫内自处。” 长孙无垢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长孙云露羞涩不已,连连说道:“知道了、知道了……我最近画了几幅画,姑姑你不是一向喜欢画么,我去找来你帮我看看。” 说罢她借故溜走了,显然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长孙无垢见状不禁很是无奈,然后继续托腮看向了窗外天际那绚烂辉煌的火烧云,目光渐渐痴迷。 而此时李承道也来到了碧霞宫。 李承道在宫内行走向来轻车简行,只带一两名太监,而且走到哪里也不喜人通报。 因为在外面也就算了,皇宫就是他的家,何必要如此拘束。 “倒是好久没来这碧霞宫了,怎么多了片竹林?” 李承道看着碧霞宫院子里多出来的那一片人工移植过来的竹林,目光不由得微微一亮。 一旁的太监解释道:“陛下,这是昭仪娘娘命人从长孙府上移植过来的,听娘娘说她喜欢听着竹林沙沙声入睡。” “若是陛下不喜欢,奴才这就让人把它……” “不必了,挺好看的。” 李承道摆手说道,然后走入了碧霞宫内,目光顿时落在了在窗边发呆的“长孙云露”身上。 见她呆呆地看着天边晚霞,李承道觉得有趣,然后走上前去伸手从后面遮住了“长孙云露”的眼睛,笑道:“晚霞就这么好看,连朕到了都没注意到?” 忽然被人遮住眼睛,“长孙云露”吓了一跳,然后骤然听到李承道“朕”的称呼,更是吃惊。 这个被李承道误认为是“长孙云露”的,正是长孙无垢,她因为和长孙云露样貌相近,再加上李承道先入为主,有只看到背影,所以才认错了。 “陛下,我、我不是……” 长孙无垢想要解释什么,同时慌忙起身,谁知道一下子撞到了李承道的下巴。 李承道吃痛后退了一步,而长孙无垢也因为身形不稳,朝着一旁倒去,眼看额头就要磕到一旁的桌子。 李承道眼疾手快,见状直接伸手拉住了长孙无垢,一把将她揽到了自己的怀里,然后面带怒意地斥责道:“怎么这么不小心,差点就撞到桌子了!” “我……” 李承道和长孙无垢的脸庞距离极近,长孙无垢甚至可以感受到李承道打在她脸上的呼吸,那近在咫尺的俊逸面庞,令她一阵心跳加速,目眩神迷。 她到嘴边的辩解话语,不知道为何就变成了软软的一句:“妾身知罪……” 李承道皱了皱眉头,觉得今天的“长孙云露”似乎有些不一样,刚想关心几句时,一阵物品落地的声音忽然传来。 李承道和他怀里的长孙无垢一齐看了过去,只见长孙云露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内室的门口处,正神情呆滞地看着他们两个,手里拿着的画卷掉了一地。 “云露?” 看见她李承道顿时一呆,怎么会有两个长孙云露?等一等,难道他怀里的这个…… 李承道猛地松开了怀里的长孙无垢,仔细看了看后才算认出她,神色不禁一下子变得很精彩。 他怀里的这个居然是长孙无垢!她怎么会在这里! “陛下、姑姑,你们……” 长孙云露满脸难以置信之色,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的夫君和她的姑姑两个搂在了一起?! 这是什么情况! .. 第二百零四章 长孙无垢尴尬到了极点 碧霞宫中,气氛僵硬到了极点。 长孙云露满脸呆滞,而李承道与长孙无垢亦脑海之中是一片空白。 最后还是李承道最先反应过来,直接松开了怀里的长孙无垢,然后后退了一步,心里的震惊犹未平息下来。 “她怎么会在你的碧霞宫?” 李承道李承道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是长孙云露的碧霞宫,为什么长孙无垢会在此处? 他刚刚竟然把长孙无垢错认为了长孙云露! 长孙云露心思聪颖,听到李承道的话后也大致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于是连忙跪下解释道: “是臣妾邀姑姑入宫来赏晚霞的,刚刚进屋去取画作,未曾想陛下此时驾临……请陛下恕罪。” 长孙无垢心中慌乱,见状也跪了下去道:“是妾身一时未查陛下驾临,方才生出此等误会,请陛下责罚!” 两女纷纷下跪认罪,李承道张了张嘴,但是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刚刚那一幕着实是尴尬,但是要说怪罪长孙云露和长孙无垢也是不对的,毕竟是他自己没注意分辨。 沉默许久后,李承道方才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不怪你们,是朕的过失。” 李承道主动揽下过错,令长孙云露两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在普遍认知之中,皇帝是从来不会有过错的,也就是所谓的天下人都可以错,但是皇帝不会错。 但李承道似乎并不在乎这个规矩。 不过不论如何,听到李承道这话后都是松了口气。 李承道坐下之后,随意说道:“你们姑侄两人样貌实在太相像,骤然之间朕居然都没分辨出来,才闹出了这样的误会。” “朕刚刚有失礼之处,长孙王妃见谅。” 提起刚刚的事情,长孙无垢闻言脸颊微红,有些赫然地说道:“陛下言重了。” 她心里有些忐忑,因为她之前被李承道搂着的时候,恍惚之间自称为“臣妾”,也不知道李承道注意到了没有。 若是注意到了,那可就…… 长孙无垢越想越觉得赫然。 长孙云露笑着说道:“旁人都说我和姑姑的样貌有八分相似,连陛下都认错了,看来此言非虚。” “朕又不是圣人,怎能无错?
相关推荐:
御用兵王
角色扮演家(高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她太投入(骨科gl)
将军宠夫
《腹黑哥哥。霸道爱》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倒刺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