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果然是好!好!好!陛下的鸡精当说是天下第一创举,陛下的创举自然都是好的!” 安静中一人忽然大声称赞美味。 李承道瞅目看去,却不认识,旁边高怀低语:“此乃陇西李氏李宝!” 原来还是个亲家,李承道的李氏就源出于陇西李氏,这个李宝可能是李氏旁支,他的最后一句话看上去是在赞美美食,其实是在支持自己。 变法也是他的创举,自然也算是好的。 这话自然谁都听得出来。 变法,就是坏千年古制,重新定义社会、朝廷制度,这没有大才能,没有远大的眼光魄力是无法成功的。 变法是改变根本,是要触及上层阶级和即得利益者,而百姓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无论你怎么变,不能再将他们变得更没有,所以,一讲变法都是对普通大众有利。 所以,无论哪个时代的变法,都会受精英阶级的阻档,而变得很难,而李承道却想到这一曲,要首先通过这些老一辈的认同。 再推行下去就变得理直气壮了。 就像你父亲同意你儿子能不同意吗!否则给你扣个不孝的大帽子,这个年代谁受得了。 社会上,谁也不敢忽视老一辈的意见。 各名宿自然想到这一节,只是万没想到陛下今天的宴会竟然是鸿门宴,是来拿自己这些人做牌子来了。 “陛下这鸡精,能将青菜变得如鱼肉,鲜美入口,此天下幸幸,百姓之福,想尧舜禹汤也不能比,陛下!今日即是宴会,我等在野之人不谈朝政,大家不如一快口福如何!” 说话的正是青州博昌的骆履元,他本是博昌县令,现休职在家。他能入选进宫,是因为他的儿子骆宾王名气太大,其本人在青州一带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不附合,不谈朝政。 这是要反对自己,虽然没明说,李承道也听得出来。 “朕受天命,开万世基业,朕大唐从未有过如此广阔之地,辖民之众。朕一心要开放民众,创天下财富,设商业,开发地产,造先进物源,发杨诸子百家,这些都是前人都没有达到过的……” 李承道所有创造确实是前无古人,在场众人知道陛下今天要发表他的思想,都倾耳细听。 李承道继续道:“但百姓的财富增加,生产方式改变,就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否则一切都是镜中花!” “朕也是人,朕能创造所有百姓也能创造,大唐不能只靠朕一人!” “如这鸡精,是朕是所创。其实只要思想开放,谁都能创出奇迹,创出世上没有的东西!但如何开放思想,让所有人都站出来创造,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朕以为,这首先要解决为谁创造。如朕所创鸡精就是朕的私有,所挣财富也是朕的私有,只有推行私有化,百姓才会站出来创造,因为这是为自己创造!然后再给他们环境。” “如何解决私有!立法保护!” “这就是知识产权法!” 李承道如在进行一次演说,喝了一口水,继续道:“朕这几天批的奏章,上面多有说雇佣人的问题,有些人为主家做了事而得不到月钱,他们无法去申诉,因为朝廷没有这方面的保护!” “没有这个保护,商业无法继续,朕决定立商业法!” 李承道一口气说了两个唐法,听得众人面面相觑,这是要变天啊。 什么商业法,知识产权法,闻所未闻,这是些什么东西。 众人越听越是惊奇和慌张,这天要变到什么程度,没人有个好的猜测。 一姓海的老者起身道:“陛下!既然今天没有君臣,言者无罪!老朽就想出来讲几句!” 李承道笑道:“说得极是,今天各位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就是有人指着朕鼻子骂人,朕也转身就忘记,但今天的话都会记录在历史上,留给后人作评测!。” 众老者连连相视点头,果然是圣君风度。 姓海的老者道:“老朽不才,十岁通古今,十八岁刺史,在中书省做过博士,如今悠闲在家。” 这姓海老者很多人认识,知道他的大名,连连点头,表示他说的一点不假。 “陛下说私有,陛来哪来的私有,这天下都是陛下的,大家说老朽说得对不对?” “是是是!什么私有,从来就没有私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老朽很赞成陛下所立民法,但朝廷做得到吗?” “再说知识产权,这知识产权是什么东西?大家知道吗?” 全场一阵议论纷纷。 对于李承道提出的这几条新法,所有人都感到好奇。 海姓老者发言后,其余的人也开始大胆起来,纷纷说变法不可取,甚至开始有人攻击民法,说人人平等将导致社会大乱,没有尊卑之分。 而知识产权立法,商业法鼓励百姓参与创造经商,则更会让人不思劳作,万不可取。 .. 第四百零一章 再设锦衣卫 李承道在千叟宴上宣布的两项变法,令许多人感到震惊。 这两项变法很快便传开了。 对于李承道的办法,民间百姓们大都是持支持态度的。 不过对这个将要来的变化有些许迷惘。 只是对这个将要来的变化有些许迷惘。 大唐已经是好得不得了了,还能好到哪里去? 难不成成为世界的天堂? 无论是朝廷上下,以及民间百姓都在议论千叟宴上发生的事,皇帝的施政吹风。 所有人在猜李承道的内心想法。 李承道坐在御书房,却在闭目养神。 御桌上是大量的奏章,都在奏请变法不可取,祖宗之法不可变,大唐之所以昌盛,就是因为祖宗之法是切实可行的。 李承道都懒得去看。 他知道,很多人会反对自己,特别是社会上层。 不经历风雨又哪来的彩虹。 “陛下!” 高怀躬身入内,看到李承道在打盹,声音更小:“陛下,岳飞奉旨见驾!” “宣!” 李承道坐起身,睁开双眼,瞬间炯炯有神。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起来!赐座!” “谢陛下!” 李承道叹了一口气道:“如果这天下要反朕,你也不会反朕!” 岳飞一听,吓了一跳,离座伏地颤声道:“陛下!此言太过!天下都忠于陛下!臣愿意以性命当保!” 岳飞知道李承道这话的重量,因为这种话背后,往往暗藏着杀机,他不想皇帝有这种想法,否则后果严重。 李承道听这话,想岳飞果然是个直性子,而且是一个有爱心的直性子。 李承道哈哈大笑。 笑得岳飞就有点不知所措了,忽然像个小孩子。 “可听到过什么风声?” 岳飞据实回道:“朝廷上下确实有点不安,反对者多,但陛下如果真要变法,臣相信朝廷上下还是会跟随陛下!” “朕相信这话,但某些人未必!” 岳飞不知道李承道指的某些人是哪些人,只有不回话。 “你的看法呢?” 岳飞急道:“臣没有主见,陛下的主见就是臣的主见,陛下说东好,臣这就去东,陛下说西好,臣就去西!” 李承道点点头,忽然道:“朕想成立锦衣卫,想了许久,你就来任锦衣卫总指挥使吧!” 岳飞道:“不知道陛下这锦衣卫是何等职责?什么部门?” “管控百官不属朝廷,只属于朕,明白了吗?” 岳飞聪明人,立马知道李承道是要成立一个皇家私家军,等同于侍卫,不同的是,侍卫只负责于内,锦衣卫就是负责于外。 “以后就不要在军队了,朕马上下召封你为第一代锦衣卫总指挥使,直接听命于朕!” “臣遵旨!” 李承道当即把锦衣卫的设计详细与岳飞说了,由军队中挑选精干,训练由岳飞负责,补给直接由皇宫负责。 甚至详细讲了每个成员的思想忠诚。 思想忠诚,岳飞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更是忐忑。 所谓思想忠诚,就是无亲无故只有陛下,天下反锦衣卫不反,眼里除了陛下,一切都是可以调查的对象,包括帝王家属。 岳飞深感责任重大,这权利也是没得说了,真正的一人之下。 岳飞领命出宫,急着张罗。 高怀看岳飞走了,这才进来细声道:“陛下,众大臣都等得急了!” “让他们进来吧!” 这些大臣是李承道宣见的,只是故意让他们在外面等了很久。 不一会,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李靖、李绩等朝廷大员进入御书房,见李承道又在闭目养神,各相视一眼,也不出声各自坐下。 御书房并不是正规议朝政地方,大臣们在这里也随便了许多,李承道平时对他们也并不怎么严苛。 李承道不出声,众人也干坐着,各怀心事。 许久,李承道动了动身子,似乎想醒过来了。 长孙无忌起身道:“陛下召臣等进宫,莫不是说那变法之事,臣以为这事关乎国体,不可太急!”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 李靖道:“臣久处军中,对朝政并不在行,陛下说什么,臣跟着做就是!” 李绩也出声附合。 这两个表明没有立场,也是一种立场。 军人干政是大祸,比后宫干政更让皇帝疑心,这两人哪里不明白。 房玄龄道:“陛下要变法,当先拿出个章程细节,臣等看过再议不迟,臣也以为这事可以商议着来。” 房玄龄老重谋国,说话是进退有据,意思是让李承道拿出个具体东西出来,自己如有不同意,也有个针对说法,又不直接冒犯李承道。 魏征道:“臣为人性急,直性子,老臣一直忠于陛下,这是没人可以说什么的。但说到变法,臣第一个不怎么赞成,这天下有什么不好,没事硬要搞出个事来,折腾来折腾去谁受得了。” 到不是说魏征说这话有什么私心,他没有私心,他是个清官,家无明年财,怎么变法,他都不会有什么损失,有损失他也不在乎。 他是真的为朝廷,只想这样昌盛下去,不想折腾怕出什么事。 说白了,他是坐在安乐椅上,不想去冒险,也觉得没必要。 这也是一种稳重。 如果自己不是穿越过来的,自然也想不出有什么法好变,既然是穿越过来的,思想自然与这些老祖宗离得很远,不会有人懂自己。 长孙无忌道:“你这老家伙,今天说话到是很动听了!” 魏征脖子一硬,斥道:“我魏征说话都是实情,并不是要讨好你长孙一脉!” 长孙尴尬! 和这些老祖宗有思想代差,李承道也感觉到痛苦了,他们哪里知道现代社会的真正繁荣和方便舒服。 想带他们一把,可他们也未必跟得上。 要想国家达到现代社会水平,立法是根本,是保障,是绕不过去的。 什么法下面就是什么社会。 李承道决定退一步,缓缓道:“朕决定,准备立即起草基本法,各位爱卿在基本法上可以根据朕的思想,再续个具体编写!” 李承道的退一步,在长孙无忌等人眼中,就是已经决定要变法了。 “陛下!” 长孙无忌大惊! .. 第四百零二章 古今开始对拼 李承道威望在大唐那是如日中天,无论他哪项成绩都是前人高不可攀的创举。 朝野无不认为他是一代真正可比过无数明君的皇帝,无论才与军事手段都是绝顶。 这让李承道在大唐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 所以李承道要改变什么,几乎应该没人会反抗。 李承道也清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说变就要变,根本没给朝廷考虑的余地。 但他还是没考虑到一条因素,那就是,就算你是神,那你也别触犯我的利益。 更甚者,你的神化还可能被人利用。 “陛下!” 长孙无忌大叫出声,根本不管李靖和房玄龄对他急使眼色,让他不要当面顶撞陛下。 “陛下,你变法令一下,知道会引出多少事吗?会被多少人利用吗?中书省、尚书省各部各衙门都没通会,陛下就一人做一个动国本的决定,必会引发朝野震动。” “大胆!” 李承道双眼一瞪,觉得有必要有强硬手段将所有的反抗声音压制,以免真的酿出动荡。 星星之火要在它燃烧之前压制住。 长孙无忌道:“陛下!听臣一言!如果陛下不听劝,与昏君何异!自古亡国之君,哪个听得进臣子的劝言?” “好啊!朕是昏君,你是肝胆忠臣,来人!” “陛下!” 房玄龄、李靖等人伏地道:“长孙大人也是为了朝廷,陛下妄不可动怒!” “请陛下饶了长孙大人这一次……” “着!削去长孙无忌一应官职,永不录用!” 皇帝动怒这种处罚已经是很轻的了。 魏征冷笑道:“陛下干脆将我这身官服也脱了算了,说你是昏君,还真是大实话!” 魏征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说直话的人,常常把李世民气个半死,也拿他没办法,李承道今日也算是领教了。 这话听着就不爽! 李承道不理他,继续道:“朕意已决,变法必须在三月内完成!” …… 李承道下了决心,开始亲手编制新法大纲,忙得夜以继日,而朝廷反而显得特别平静,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 但只是表面。 陛下建立锦衣卫的消息也开始在朝廷暗中议论。 多有不满之意,毕竟这个衙门明显是用来监视百官的。 李承道知道变法会带来波浪,也一边着手提拨新人进入六部。 八月如风一样飞快地过去。 时至昭武十三年九月,工部逞上奏章,皇家学院已正式竣工。 李承道决定亲自前往皇家学院。 学院师生听说陛下要来,顿时沸腾,早早就准备场面。 午时,李承道左边新任大内侍卫总领岳云,右边锦衣卫总指挥使岳飞两父子,登临学院前广场。 场下欢呼万岁,群情激动。 李承道越来越喜欢注重实际,不想说废话。站到台上,他要发动一次大的活动。 来打破旧世界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下高呼一完,李承道大声道:“朕曾听闻过多少这样的事,一个壮年汉子在战场没被战死,回到家乡后去为一个东家做工,东家生意不顺,月钱欠着。可这个汉子上有老要养下有少要供,你说他怎么办呢?” 人群从山呼的激动中静下来,怎么听都不象学府开学讲话啊。 陛下这是要搞什么? 李承道接着道:“这个汉子拿不到月钱,走投无路,只有离家出走,可怜一家老少就饿死在家!大家说说这事是什么道理!” “这个男人不是男人,弃家不顾,应该万死!” 有人叫出声,更多的人开始附合。 李承道大声道:“这不是他的错,是这国家的错,因为所有东家都可以欠下人的钱,而不必付出什么代价!” “朕知道各位乡邻或亲戚也有在从仆的人,他们终身是主家的人,可以随便贩卖打骂,甚至杀死,这公平吗?” 所有人瞪大眼,这是哪一曲,这不是很正常吗?这不是朝廷的定制吗? 难道皇帝要反皇帝? “在朝廷之内为官者,其亲属就多有为官者,这是为什么?这公平吗?”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前人都知道,我大唐人就不知道?” “不公平!” 终于有人大声举手大呼! 工部尚书一脸冷汗,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这哪里像个皇帝? 大声说不公平的那个学子,一高呼出声,发现并没有人跟随,就再也不敢出声。 李承道反而显得孤立,他知道,自己是在与整个既定社会规则在做对。 这是一个现代人与古人的对立,是根本上的思想对立,见识对立。 人都没有醒悟。 如果他不是皇帝,说出这样的话立马会被人拖到街道上打死,是大逆不道,是无祖无君不孝不德之人。 “朕想知道,你们喜欢你娘还是父亲些?” 李承道提出这个莫名的问题,开始没人敢回答,后面终于有人不那么大胆地回道:“两个都喜欢!” 因为只喜欢一个就是对另一个不孝。 “即然两人都喜欢,都爱,可有一个是女的,那为什么男女不平等,为什么女人不能出外做工,不能为官?你们愿意你们所爱的人受不公平待遇吗?” 李承道这慢慢诱导的话,用心良苦也无疑是桶破天。 惊得所有人不知所措。 这是犯了包括但不限于的儒家思想。 男女从来不平等,这是千年的思想。 “陛下!” 工部尚书小声道:“请陛下回宫!” 台下开始议论纷纷…… 很多人不说,心中都在想,陛下疯了! 学府前安静得出奇。 这是现代文明与古文明的直接对撞。 如果不打破古封建思想,李承道就如生活在桎梏中,浑身不自在,也不习惯。 他相信自己有能力,让社会变得更先进,但自己很孤单,就象一个头老虎在狼群中。 自己一人是那么另类。 他说的这些非常浅显,他不想说那些更先进更激动的思想,用浅显的东西来引导民众,让他们逐渐深入。 这会惊醒很多人,触犯很多人,建立锦衣
相关推荐:
生存文男配[快穿]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修仙有劫
高达之染血百合
媚姑
下弦美人(H)
将军宠夫
倒刺
她太投入(骨科gl)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