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序小说

霜序小说> 盖世双谐 > 第75章

第75章

娘娘,魏大人求见。” 忽然,一个李世民派来的宫女走到凉亭禀告。 虽然是监视郑观音,虽然郑观音如今的太子妃之名名不副实。 但这些监视宫女,言语当中还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马虎。 毕竟再落魄的太子妃,也不是她一个小小的宫女能够得罪的起。 “请魏大人过来吧。” 郑观音的声音很轻柔也很悦耳。 不多久,一个中年男子来到凉亭前。 “魏征,见过太子妃娘娘。”见礼之后,魏征道:“娘娘,我已按照娘娘的吩咐,写了一封书信送达荥阳郑氏。 不够信上内容,皆被秦王截获。” 郑观音轻轻点头,“若非碍于规矩和颜面,李世民甚至不会让魏大人你这东宫幕属来见本宫。 书信内容被他所知,也无关紧要。” 魏征长叹一声,道:“是下官无能,当初若能说服殿下听臣谏言,哪里会有如今的下场。” 早在李世民策划玄武门兵变之前,魏征就看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不可调和。 多次劝李建成先发制人。 可李建成却未采纳他的建议。 看到郑观音的脸色黯然下来,魏征连忙道:“不过太孙殿下有勇有谋,离开长安之后,果然一路南下前往荥阳。 有了娘娘你的母族荥阳郑氏相助,太孙殿下迟早有一天会重返长安。” 听到这里,郑观音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她挤出一个笑容,道:“如今逆贼势大,将来承道那便,还需要魏大人多多相助。” 魏征肃然拱手,“勿需娘娘提醒,魏征理当如此。” 两人于凉亭商谈良久,不远处一位宫女,将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 李世民之所以让魏征甚至一些东宫幕僚与郑观音见面,除了他现在的身份不合适阻止之外,未尝没有监听东宫幕僚究竟有什么计划。 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监控之下。他能够见招拆招,从容应对。 …… 荥阳开封,郑氏府邸。 “让殿下带兵去幽州防备突厥之患?!” 郑元洲看完手里的圣旨后,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怒声道: “李世民欺人太甚! 父亲,这哪里是陛下旨意,这分明是李世民假传的圣旨! 他明显是不想让殿下留在荥阳,担心殿下在荥阳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势力!” 幽州偏远苦寒,而且幽州守将王君廊更是李世民嫡系一脉。 殿下手上只有七千兵马,去了幽州那不是任他李世民摆布吗? 无论如何,殿下绝对不能去幽州。” 郑家家主郑继伯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为父何尝不知道李世民背后的谋划。 无论这圣旨是陛下的意思,还是他李世民的意思。 但圣旨就是圣旨。 只要发布出去,就是陛下的旨意。 殿下若是不去幽州,那便是抗旨不尊。 李世民更加乐以见到这个结果。 他现在把持朝堂,直接以殿下抗旨的名义,削去殿下太孙的名分。 然后再向天下盛传殿下贪生怕死,不敢去边境抵御外敌。 这一下子,殿下不仅没了储君名分,更是连个人名誉都丑了。 将来还拿什么与他李世民争夺九五之位。 这条计策,的确是高明且阴险。 想来是那长孙晟之子长孙无忌的计策。” 郑元洲咬牙道:“殿下去幽州也不是,不去幽州更不是,那我们该怎么应对?” 郑继伯道:“这是阳谋,难以破局。先把殿下请来,我们听听看殿下的意思。” .. 第二十六章 招募一万步兵 开封城,向南三里之外,有座军营驻扎在此。 李承道正在军营当中,观看七千白袍军的日常训练。 岳飞作为宋朝名帅,治军能力不用多说,排兵布阵,也属于最顶尖的行列。 在他的安排之下,白袍军的训练全都进行的井井有条。 “殿下,这些士卒,当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末将训练指挥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 有如此精兵相助,来日殿下定可重回长安。” 陪着李承道视察大军训练的岳飞,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对这些白袍军,无比满意。 虽然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一名帅,更是顶的上千军万马。 但光有将帅,手下的士兵全都拉胯,也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将其培养起来。 岳飞一接手,就是白袍军这样从战火中杀出来的精锐士卒。 阵型演练变幻,都十分轻松。 李承道笑道:“士卒精锐,将帅更是顶尖。对于能否重返长安,铲除逆贼李世民之事,孤从未有过怀疑。” 两人一边走,一边视察军营。 待回到中军营帐之时,岳飞说道: “殿下,这七千白袍军虽然精锐,称得上是无双铁骑。 但光有骑兵,还远远不够。 殿下手中,还必须得有大量的步兵。 自古以来,唯有多兵种全部强大,方能夺取天下。 殿下和李世民之间的争斗,将来必定会伴随着一场大战。 骑兵的强大之处,在于平原地带的决战。 几轮冲锋,往往可以以少胜多,战胜数量远多于自身的步兵军团。 可一旦涉及到攻城之战,骑兵就要哑火。 所以若是单纯的与突厥、吐谷浑、契丹之类的外族作战,骑兵就足以。 但和李世民争斗,必定会涉及到攻城略地。 没有和骑兵一样强大的步兵军团,根本无法攻城略地。” 李承道原本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认为只要麾下有足够多的铁骑,就能横扫一切。 现在经过岳飞的提醒,立马醒悟过来,认识到了步兵的重要性。 同时想到了后世的蒙古。 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但依旧有强大的步兵。 蒙古标准作战的方式,往往是骑兵突袭和包围一座城市,将敌军的援兵歼灭在野外,最后步兵开始攻城。 李承道欣然接受岳飞的建议,说道:“鹏举,你所言甚是。 光有骑兵还远远不够,孤要重返长安,还需要征募大量步兵。 唯有多兵种作战,才能无往而不利。” 岳飞抱拳拱手,“殿下英明。” 却在这时,李承道脑海当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触发任务选项!” “选项一:一月之内,招募五千步兵,奖励穆桂英。” “选项二:一月之内,招募一万步兵,奖励毒士贾诩。” “注意:此次任务奖励,需在完成任务之后才下发。若任务失败,则任务奖励取消。” 仔细听清楚了任务选项之后,李承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选择。 以往的任务选项,只要他做出决定之后,就立马会获得奖励,不存在奖励取消。 而现在的任务,却是在他选择之后并完成,才下发奖励。 这由不得李承道不慎重选择。 “我现在麾下有岳飞这样的帅才,也有唐初三大名将之一的薛万彻,暂时并不缺将帅。 倒是谋士方面,严重缺人。 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没有人给我做个参考。 所以眼下最适合我的,并不是穆桂英,而是贾诩。 虽然不知道有郑氏的支持,能否顺利在一个月时间内招募一万士卒。 但为了贾诩这种顶级谋士,可以冒一冒风险。” 心中有了决定之后,李承道立马在脑海中与系统进行沟通。 “我选择二,一月之内,招募一万步兵。” “选择成功,倒计时正式开始,请宿主抓紧时间。” 接下来,李承道在军营当中,与岳飞足足聊了大半天关于如何招募士卒的问题。 直到郑氏派来的下人,说家主有急事与他商量,才离开军营返回郑府。 …… 郑府大堂。 而今郑府大堂,已经成为了李承道和他舅舅、外公、外祖父等人的专门议事之处。 为了保密,府上的家丁和丫鬟,没有经过允许,不准踏足半步。 一经发现有下人擅自进入大堂,立马拖下去杖毙,绝无手下留情和心慈手软一说。 对此李承道也是默认,并未觉得太过残忍。 明令禁止下人不准踏足大堂半步,却非要踏足,那不是心怀不轨是什么? 李承道刚入大堂,郑继伯立马递了一封书信过来,道: “殿下,你先看看这封书信。” 李承道一边接过书信,一边问道:“魏征又送信过来了?” 郑继伯道:“并非魏征的书信,而是李世民寄来的。” “李世民!”李承道闻言大惊,随后皱眉问道:“李世民给外祖父送信有何目的?” 就目前这个局面来说,荥阳郑氏明显是和李承道一个阵容的。 与李世民可谓是势同水火。 如此情况之下,李世民还送书信过来。 这就不得不让人猜想他背后的用意。 郑继伯道:“殿下你先看完书信内容,看完之后我们商议。” .. 第二十七章 破局之法 书信不长,李承道很快就看完。 看完后,脸上的神情有些变化。 将书信交给郑元洲,李承道说道: “母妃和几个妹妹没有被杀,这是喜事。 只是信中说的圣旨分明是逆贼李世民的假诏,皇爷爷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派孤去幽州。 那逆贼凭什么认为孤会乖乖奉旨行事?” 郑继伯随手将书信放在桌子上,道: “观音还活着,无非是李世民向我们郑氏示好,不想彻底将我们郑氏得罪死。 至于那封圣旨,却是一个极其高明的阳谋。 再过几天,宫里的传旨人员,就会带着圣旨抵达荥阳。 届时即便殿下知道圣旨是假的,但也不得不奉旨行事。” 李承道本就是个聪明人,只是没有郑继伯这种老狐狸老谋深算,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看破那道圣旨的背后用意。 现在经过郑继伯提点,稍作思考之后,瞬间明悟这个极其高明的阳谋。 他沉声道:“孤知晓这圣旨是假的,朝廷文武百官也知道这圣旨是假的,但天下百姓不知道。 并且这圣旨的确是从宫内传出来,上面还有玉玺印章。 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圣旨上的旨意并非皇爷爷的旨意,而是逆贼李世民的旨意。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道代表着皇权的圣旨。 孤若是不去幽州,便是抗旨不尊。 并且还要被百姓诟病,经过李世民的宣传,甚至还要往孤身上烙下一个贪生怕死的烙印。 如此一来,孤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名誉,算是彻底毁掉了。 李世民可以又可以假借皇爷爷之名,名正言顺废除孤的太孙名分。 孤若奉旨前往幽州,将失去在荥阳发展壮大的大好机会。 可以说,无论孤如何选择,最后的结果都对李世民有利。” 李承道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得不感叹古代谋士们的计策高明。 郑继伯脸色凝重道:“不只是殿下所说的那样。” 李承道抬头看向郑继伯,问道:“莫非还要比孤说的更惨?” 郑继伯轻轻点头,道:“抗旨不尊的结果,必然会丢失太孙名分。 而幽州乃李世民的地盘,他曾在幽州抵御突厥数年,将幽州经营的固若金汤。 现今的幽州守将王君廊,便是他的嫡系心腹。 殿下若是赶赴幽州,强龙不压地头蛇,必会被那王君廊拿捏。 届时不但无暇发展自身势力,反而现有的这些兵力,都会被消耗在抵御突厥的战役当中。” 李承道闻言,眼睛瞬间瞪大。 这一箭双雕之计,是打算彻底将他摁死在荥阳或者幽州? 李承道起身向郑继伯和郑元洲作揖,道: “请外祖父和舅舅指点,如此局面,孤该如何处理?” 郑继伯一手捏着胡须,道: “李世民这个阳谋,无论殿下如何选择,都没有好结果,获利的都会是李世民。 我方才与元洲商议,从中找到一个破局之法。 但想要破局成功,就全得看殿下了。” 李承道再次作揖,“请外祖父明言。” 郑继伯道:“首先,抗旨不尊绝对行不通。 不但殿下名誉全毁,还会给李世民剥夺太子名分的机会。 虽然这样一来,殿下将会有充足的时间在荥阳发展壮大。 可殿下无名无分,名誉又毁了,即便招兵买马,也无人应招。” 古代社会,和现代截然不同。 这个时代,尤其讲究个人名誉。 你若是占据名分,占据大义,个人名誉又好,那就会有许多人跟随投靠你,供你驱策。 倘若落下一个贪生怕死、不敢抵御外敌的污名,那一切都毁了,没有人会愿意跟随你。 所以李承道想要将来夺取皇位,就绝对不能给自己染上污名,身上的太孙名分,更加要牢牢保住。 “抗旨不尊这条路行不通,便只能前往幽州。 殿下前往幽州,将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我郑家对于殿下的支持力度,将会下降一大截。 第二,殿下孤身一人在幽州,必然会面临幽州守将王君廊的处处打压。 王君廊手握幽州重兵,坐镇幽州多年,是个绝对的地头蛇。 殿下即便是一头强龙,也压不过那条地头蛇。 李世民正是处于这两点考虑,所以才将殿下发配至幽州,而不是凉州、雍州、泾州等边关城池。 但这其中,依旧有着一个破局之法。 这个方法非常冒险,并且极其难以实施。 但只要成功了,不但能够顺利破局,甚至能让殿下的势力得到巨大增长。” 说到这里,郑继伯停顿了下来。 让原本听得正起劲的李承道大感失落,这不是吊人胃口吗? 他连忙催促道:“请外祖父莫要卖关子,究竟是何破局之法,直接说与孤听。” 郑继伯脸色肃然,看上去十分的严肃。 “破解之法,乃反客为主! 殿下抵达幽州之后,即便王君廊得到李世民的命令,要处处刁难殿下。 但表面上,他依旧要敬重殿下这个大唐太孙。 殿下只需要寻一个合适的理由,直接将王君廊斩杀。 以太孙之名,夺取幽州军权。 但要杀幽州守将王君廊,岂是那么简单。 一旦失败,殿下必将遭到王君廊的报复。 天高皇帝远,王君廊又是李世民的嫡系心腹,极有可能心一狠直接杀了殿下。 到时候将殿下的死,随意安排到死于一场和突厥的大战上。” 郑继伯说完之后,李承道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郑继伯和郑元洲父子两,也安静的坐在原地,默默的不出声。 .. 第二十八章 李承乾被吓哭了 郑府大堂,一片寂静。 忽然,又是一阵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李承道的脑海中响起。 “恭喜宿主触发选项任务。” “选项一:抗旨不尊,留在荥阳。奖励五千魏武卒。” “选项二:赶赴幽州,夺取幽州大权。奖励一万把钛合金横刀。” 心中本就有了决定的李承道,听到这个选项任务之后,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选择。 立马在脑海中选了第二个选项。 魏武卒,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精锐特种兵,被誉为步卒里的巅峰。 至于钛合金,在后世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业。 一万把钛合金制作的横刀,放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神兵利器。 五千魏武卒和一万把钛合金横刀,究竟哪个更好,暂且不去讨论。 但李承道要想与李世民争夺皇位,就绝对不能丢了太子的名分。 只要他从王君廊手中夺取了幽州大权,势力瞬间暴涨。 远比他在荥阳发展要强无数倍。 以幽州为根据,再加上荥阳郑氏的支持。 李承道瞬间就拥有了与李世民对峙的实力。 “恭喜宿主获得一万把钛合金横刀,奖励将会在三天内送到宿主手中。” 有了这一万把钛合金横刀,李承道对于征招一万士卒就越加上心了。 试想一下,一万名手持钛合金横刀,并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卒,那将会是一支何等强大的军团? 他抬起头看向郑继伯和郑元洲,道:“外祖父,舅舅,孤决定了,前往幽州。” 郑继伯脸上露出笑容,道:“很开心能听到殿下做出这个决定。 前往幽州,如同羊入虎口。 但同样也是殿下的一次机遇。 只要殿下破局,便可以幽州作为根据,鲸吞天下。 不过殿下手中如今只有七千骑兵,不需要马上急着前去幽州。 殿下以太孙之名,在荥阳招募一些士卒,旁人也无法多说什么。” 李承道点头,“孤正有此意!招募士卒,就全仰仗外祖父相助了。” 郑继伯笑道:“殿下与老夫是一家人,没必要这么客气。 具体招募士卒之事,稍后殿下和元洲相谈便是。 郑氏一定会竭力相助。” …… 一个时辰之后,李承道离开了大堂。 他让郑氏在一个月内,招募一万士卒。 郑继伯和郑元洲并没有说一定能顺利完成这个指标,但绝对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达成。 看着李承道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 郑元洲对他的父亲,当代郑氏家族郑继伯说道: “父亲,倘若殿下选择留在荥阳,不敢前去幽州拼那一个渺茫的破局之法。 您是不是就会放弃支持他?” 郑继伯沉默片刻,浑浊的双眼流露着一缕精光。 声音平淡不夹杂任何感情的说道:“殿下若是留在荥阳,必然要失去太孙名分,个人名誉也要受损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宣言(肉)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生存文男配[快穿]   下弦美人(H)   虫族之先婚后爱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魔界受欢之叔诱(H)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人妻卖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