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序小说

霜序小说> 盖世双谐 > 第102章

第102章

了和李世民叫板的实力和资格! 这两个月里,李世民连连给他下了九道圣旨,全部都被他给扔了,想必后者也做好了准备要发兵对付他。 可是,这一次他却是要先动手! 李承道猛然睁开眼睛,将腰间横刀一把拔出,厉声喝道:“起事——!” “锵——” 回应他的是一片拔刀声,以及冲天的战意! “杀!” .. 第一百零八章 传檄天下,诛杀李世民 李承道决定起兵之后,便迅速纠集大军,与此同时他令贾诩写了一篇缴文昭告来昭告天下。 在当今这个注重礼仪儒法的时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师出有名,尤其是起兵勤王,若无合适的名分,则会遭到天下士子攻击,民心不向。 简单来说要起兵,你得扯个合适的理由说服天下人才行,总而言之就是需要把自己标榜成正义之军。 而贾诩写的这篇缴文,洋洋洒洒三千字,细数了李世民的诸般罪过。 “秦王李世民不尊人伦,弑杀兄长,欲夺大位,此乃不孝!” “囚禁圣上、假拟圣旨、篡夺皇权,此乃不忠!” “突厥直入中原,围困长安,太孙李承道不顾生死袭击王庭,以解长安之危,却也遭至突厥二十万大军围城,危在旦夕。” “边关重地,一旦破城乃殃及无数百姓,李世民却因一己之私按兵不动,断绝幽州粮草,欲借突厥之手灭杀太孙,置大唐百姓安危于不顾!此乃无德亦无道!” “此番太孙于幽州起兵,欲除奸王,清君侧,保大唐万世太平!” …… 这篇缴文一出,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了。 要知道这篇缴文带来的冲击力是极大的,李承道身为太孙,又是灭了东突厥的大英雄,如今在朝野的声望都极高。 此时突然发布缴文宣布攻打长安、起兵勤王,可想而知是多么地震撼。 而更加令人感到震惊的还是这篇缴文所写的内容。 弑兄囚父! 篡夺皇位! 枉顾百姓性命,借突厥之手除掉太孙! 这每一条,都堪称惊人无比。 李世民弑兄逼父一事其实早已流传,在朝野之中并非什么秘密,满朝文武对此都了然于心。 谁都知道,若非李渊突然将李承道立为太孙,那么李世民现在已经是登上了帝位! 但是知道归知道,谁敢对此多言半句?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皇位之争最为凶险,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除了早就被打上太子党、秦王党或者齐王党标签的官员,朝中其余官员们全都选择独善其身,对此视若无睹。 他们只是官员,并不倒向任何一方,不管谁最后胜了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当然以后也很难有机会进行官位升迁,但至少能保命。 君不见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摄政后,太子党和齐王党的官员们被全部肃清了,这就是站错队的下场。 因此所有官员明知道李世民有夺位之心,也都对此缄口不言,当做不知道。 可是现在却不能再继续沉默了,李承道直接将此事挑明了来说,于道义上给予李世民压力,他们这些官员们也必须有所表示。 是选择支持李世民,还是支持李承道。 不过这篇缴文最要命的还不是公开了李世民弑兄囚父这件事,而是枉顾数万百姓安危,借突厥之手杀李承道。 李世民弑兄囚父虽然有违人伦,但是皇家帝王之争本就残酷,而且李世民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也是有资格成为皇帝的,所以此事顶多让李世民遭受一切士子的非议,成为他光辉一生中不多的污点,却无法从根本上动摇他。 但是不顾百姓的安危借突厥之手除去敌人,这却是大忌中的大忌! 李承道和李世民争皇位是皇家之争,怎么样都无可厚非,但突厥乃是外人,怎可让异族人杀了李承道?李承道可是一国储君!他若是被突厥人杀了,大唐的颜面何在? 不仅如此,幽州一旦沦陷,按照突厥的残暴,幽州百姓都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且突厥若以幽州为本,渡过黄河直入中原,那就是席卷整个大唐的灾祸! 届时遭殃的百姓何止数万? 人都是自私的,百姓们可能对李世民弑兄囚父篡夺皇位没什么感触,毕竟这种事距离他们太遥远。 可突厥之祸却真正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安危,谁想自己和家人丧命于突厥手里?这才是他们真真愤怒的地方! 这篇缴文一出,朝野为之震动,天下士子百姓们全部都震怒万分。 “秦王无道!太孙当立!” “无德无义之辈!怎可为我大唐君主!” “太孙为大唐百姓戊守边关,却遭自己人背后捅刀,实在是卑鄙无耻!” “太孙殿下千里奔袭王庭解突厥之危,令大唐免遭屈辱,而秦王却行如此令人不齿之事!” “我等虽为百姓,尚知晓礼义廉耻为何物,异族蛮夷之凶残,你贵为秦王,为何这般无知!” “呸!奸王!” …… 天下的百姓士子们都在大骂,而长安城百姓士子们的反应尤其激烈。 在一些士子的领头之下,众多百姓们甚至在天策府前聚集了起来,朝着天策府破口大骂。 “天策府乃是军政重地!岂容你等放肆!全部给我拿下!” 匆匆赶来的禁卫军统领见到天策府前聚众叫嚣的百姓士子们,不由得大为恼怒,当即下令道。 “谁敢!我等乃国子监学子,你们无权逮捕我们!” 领头的士子一瞪眼,梗着脖子说道。 士子是很麻烦的一种存在,大唐文武并举,但是立国之后就开始重文人,国子监乃是大唐最高学府,里面的学子大都有功名在身,还真的不能轻易捉拿,否则会引起所有士子的激烈反对。 他副词反应,赢得一片叫好声和赞许声。 “有功名在身又如何!违反律法我还抓你不得了?!” “来人!给本统领全部拿下!送往大理寺候审!” 禁卫统领恼怒道,当即就有士卒上千将那些带头闹事的士子们给全部抓了起来,按在地上。 .. 第一百零九章 长安士子怒骂李世民 “呸!奸王!无道奸王!你就算是杀了我们,你能堵得上天下悠悠众人之口吗!” 被抓的那名士子虽然被死死按在地上,但依旧不肯低头,高声喊道。 如此硬气的反应,引得围观百姓们的一片叫好声和赞许声。 “本王为何要堵上天下人之口?” 而就在此时,一道平淡的声音响起,一名容貌英武的、身着华贵王袍的男人在几名府上侍卫的陪同下走出了天策府。 正是李世民! 见到李世民后,原本喧闹不堪的天策外顿时安静了下来,百姓们连忙一窝蜂地散去了,只剩下那些被扣押的士子们走不掉。 也就百姓们也就敢仗着人多过来凑凑热闹骂一骂,现在李世民来了,谁又敢真的惹怒他? 不过还是有胆大的百姓们没有离开,或者远远地看着这边的动静。 “秦王殿下!” 见到李世民后,禁卫统领心中一震,连忙下跪行礼,“下官办事不力,惊扰了殿下,下官这就把他们全部带走……” “不必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然后走到了那名被士卒按住的士子面前,示意士卒松开他。 “哼!奸王,你得意不了许久了,太孙殿下很快就要打到长安了!” 这名士子倒也真的有几分胆色,当着李世民的面也敢如此大骂。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却没有发作,只是淡淡道:“你们如此仇视本王,无非就是因为看了那篇缴文,认为本王置天下百姓生死而不顾,但是本王何时说过不发兵驰援幽州?” “天降大雪,大军调动之难你们可曾知晓?你们知不知道需要筹备的粮草、御寒衣物需要几何?作战方略是由你来给本王出吗?还是你们觉得只要一发兵突厥就会溃败?” “一群人云亦云的愚不可及之辈!” 李世民带着讽刺之意的一连串的质问,让这名士子哑口无言,涨的脸色通红。 然后他冷笑着说道:“至于他打到长安……你未免也太高看他了,你们脚下所站立的这片国土,有大半都是本王打下来的!真当本王是摆设吗!” 他接着抬起头环顾四周,用平淡地语气说道:“对,本王的确杀了太子想夺皇位,但李承道最终目的不过是想和本王夺这皇位而已,诸般理由都是借口!但是……” “本王接受他的挑战!” 言语之间充斥的霸气,令人忍不住浑身一颤。 此时此刻众人方才想起来,眼前的这位秦王殿下,是奠定大唐根基的最大的功臣!亦是战功赫赫的名将! 说完这番话后,李世民便直接转身返回了天策府,看都不看口那些士子一眼,或者说根本没有将他们给放在心上。 李世民离开后,禁卫统领心里恼火,连忙命人把那些士子给带走了,并且加强了天策府的守卫力量。 回到天策府后,李世民走进书房,端起茶水饮了一口,眼里有着一丝倦色。 “没想到李承道比我想象的要果决的多,直接先一步举兵了,还让他占据了大义名分。” 李世民叹息道。 长孙无忌亦叹了口气,现在那篇缴文已经传开,从长安城百姓士子们的反应就能看出这篇缴文的影响力有多大。 如今大义名分,已经被李承道给占据了。 李世民本来计划是用抗旨不遵、拥兵自重的由头直接发兵,以雷霆致使覆灭李承道,没想到如今还没完全酝酿后,李承道就比他更早动手。 “恐怕是他在收到第一份圣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准备。” 长孙无忌无奈地说道。 “罢了,事到如今我和他已经彻底撕破脸皮,现在最紧要的是想想该如何对付他才行,李承道那边一共有多少兵力?” 李世民朝长孙无忌询问道,这些事情他拜托长孙无忌去调查了。 “他麾下白袍军五万,加上罗艺的泾州军,应当有十一万左右的兵力。” “不过他既然决定发兵,估计应当还有其他兵力隐藏着,不可能仅仅举兵十万就要强攻长安的。” 长孙无忌想了想后回答道。 李承道收服五万突厥骑兵一事他让人严格保密了,此事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长孙无忌还是猜到了一些。 只不过他猜不到李承道居然敢收服突厥骑兵罢了。 “不容小觑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传令下去,让人将李靖、程咬金、侯君集三人给传唤到了府上。 差不多半个时辰后,三人就先后来到了天策府了。 “秦王殿下。” 见到李世民后,三人纷纷行礼道。 “不必多礼,此番请三位将军前来,是为了李承道举兵一事,他如今已经领兵十万,朝长安攻来了。” 李世民开口说道,并让人给他们三人设座。 程咬金闻言瓮声瓮气地说道:“俺就知道那个家伙不可能老实下来,请殿下让俺带兵出征,俺一定将那竖子的头颅给亲手斩下,为敬德报仇!” 程咬金杀气凌然地说道,至今还为李承道当初斩杀尉迟恭一事而耿耿于怀,他们这些武将都是出生入死的感情,彼此之间关系是很好的。 “这李承道不容小觑,攻灭突厥,定然不是泛泛之辈,请殿下准末将一起出征。” 侯君集倒是要谨慎的多,沉声说道。 “君集所言不错,李承道本事非凡,如今又手握大军,本王希望你们三人一起出征。” 李世民点头道,然后将目光看向了有些出神的李靖,不由皱了皱眉头,问道:“药师,你有什么顾虑吗?” 众人的目光,顿时都放在了李靖的身上。 .. 第一百一十章 李靖为大元帅 李世民开口之后,李靖方才回过神来。 他是因为李世民让他随军出征而有些犹疑了,因为说实话,李承道给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这么一位覆灭突厥的大功臣,他实在是不想与之在战场上兵戈相向。 不过此时李世民问到了他头上,他自然不能说拒绝的话,于是拱手道:“没……末将愿凭殿下差遣。” 李世民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正色道:“李靖、程咬金、侯君集听令!” “末将在!” 三人纷纷下跪,齐声答道。 “本王封李靖为统兵大元帅,程咬金、侯君集为先锋将军,率兵二十万阻敌于黄河以北!” 李世民肃声说道,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准备,如今手上已经调集了三十万大军。 此番面对的是李承道,即便是李世民也不得不谨慎,毕竟李承道自身勇武过人,而且还覆灭了突厥,可谓是战功彪炳。 因此他直接派出了李靖这位顶级名帅,以及程咬金、侯君集这两位心腹猛将和李承道对阵。 有他们三人出马,再加上二十万精兵,李世民自信能令李承道连黄河都渡不了。 “末将领命!” 李靖心中一叹,领下了李世民下达的命令。 三人离开后,李世民方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辅机,你觉得本王和那竖子争夺皇位,到底谁会坚持到最后?” 李世民忽然朝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笑了笑,道:“殿下手握军政大权,麾下又有众多猛将,胜利必将属于殿下。” “那为何李承道率兵攻打长安的消息传来后,朝中百官全都称病不上朝!” 李世民恼怒地说道。 朝中百官在得知李承道要攻打长安,一个个都不约而同地称病不上朝,至于为什么这样根本不用想,就是怕他在朝堂上逼他们表态站队。 真正让他恼火的是这些官员为什么不肯站过来支持他,难道真的觉得以他如今手中掌控的力量打不过李承道? 简直可笑! “等到药师败退李承道,那些该死的官员、天下百姓士子才知道谁最有资格登上大位!”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眼中杀机闪烁。 …… 李世民于天策府前对那些士子的呵斥在一日之间就迅速传开了,无数百姓士子乃至于官员们都为此感到震惊。 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居然直接承认了弑兄之举,还明言想要争夺皇位。 但是仔细想想,李世民的举措却是当下最正确的应对方法。 李承道缴文里列出的罪状,除了最后一条怎么也不能承认外,上面两条承认了又何妨,虽说血腥残酷了一点,但说到底不过是皇位之争罢了,并不能真正攻迁李世民什么。 李世民反而可以借此直接向天下表明表露争夺皇位的意愿,也是在暗示某些人该站队就站队。 而且李世民如此强硬的表态,也是他底气的证明,让很多人蓦然想起这位被李承道光芒所盖过的秦王,也是一位手段强硬,有着无数彪炳战功的主! 这样一位一手奠定了大唐根基的秦王,真的会敌不过太孙李承道吗? 不少人的心中都因此而动摇了。 而此事过去没两天,朝廷便宣布定李承道为叛逆,同时出兵二十万,由李靖统领,程咬金、侯君集两位猛将一起带兵镇压! 如此迅速的应对,李世民完美地展现了自身掌握的强大力量。 因此第二日后不少官员直接赶去上朝,也不再称病了。 朝野间对李世民的非议和舆论也少了许多,因为所有人都明白,现在就是李承道和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了。 …… 魏府。 “让李靖率兵出征么?” 魏征听到朝廷的安排后,不由得微微皱眉。 说实话,他觉得李承道此番动兵有些过于仓促了,区区十万大军,怎么可能攻的下长安? 应该继续再幽州慢慢发展才是。 不过他也明白,李承道不能继续拖下去了,连连拒绝圣旨,这已经犯了大忌,李世民准备妥当后定然要出兵镇压,既然这样不如先发制人。 可是李靖、程咬金、侯君集带兵出征,而且还是二十万大军,他觉得李承道的胜算实在不大。 “到了这般地步,我只能尽力帮一帮殿下了。” 魏征心中微微一叹,起身回到书房迅速写了一封信,然后令心腹手下带信出城,送到李承道的手中。 三日后,李世民做出的应对便被李承道得知了。 “这个秦王果然不是泛泛之辈,果敢不亚于殿下。” 贾诩看完情报后,忍不住开口赞了一句。 李世民轻易化解了缴文给他带来的舆论压力,把这场战争锁定到了夺位之争上,这样双方在大义上就没什么可争的了,直接打就是。 成王败寇,就这么简单。 “孤从未小看过他,他是一位劲敌。” 李承道点头说道,认可了贾诩的话。 别看长久以来李世民被他这边的种种手段给搞得焦头烂额,但是一旦没了舆论方面的压力,李世民放开手脚来对付他的话,是极为可怕的。 别的不说,光是李世民手中可调动的五十万大军,就是难以弥补的差距。 他们这次突然起兵,也不知道李世民提前调动了多少兵力。 “此战不能长久拖下去,一定要迅速解决。” 李承道心中暗暗想到,然后抬头看向了贾诩,问道:“文和,此番李世民让李靖率二十

相关推荐: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老师,喘给我听   我以力服仙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宣言(肉)   倒刺   小公子(H)   御用兵王   阴影帝国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