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华贵皇衣的英俊男子,带着一群护卫,从天策府中走了出来。 这不是李世民又是谁? 看到李世民,刚刚还热火朝天的天宣城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一哄而散,唯独一些被关押在这里的读书人没办法离开。 一般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可李世民就在这里,谁还会去招惹他? 但也有一些大胆的平民并未离去,或是在远处观望。 “陛下。” 看到李世民,禁卫首领大吃一惊,立即跪倒在地,“属下无能,打扰王爷休息,属下立刻将他们都带下去,将他们都带下去……” “不必了。”叶伏天摇了摇头,说道。 李世民挥了挥手,对着那个被士兵压着的书生使了个眼色,让士兵把他放开。 “呵呵!贼子,别高兴的太早,我孙太子马上就会攻入长安!” 在李世民面前,这个书生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有些魄力。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愤怒之色,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平静地说道:“诸位之所以对我恨之入骨,不过是看到了投降的文书,觉得我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人的死活,可是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会出兵支援幽州了?” “你知道这场暴风雪有多难吗?你可知道,我们要准备多少粮食,多少衣服?战术是你出的?或者说,你以为他们一出手,我们就输了?” “一群跟风的蠢货!” 李世民一番话说得那书生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随后,他又是一声冷哼:“至于他一路杀到长安,那就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了,现在你所立足的这个国家,大部分都是我亲手打下的!你以为我是谁啊!” 他看了看周围,平静地开口道:“不错,本王确实是为了夺取皇位才杀死了太子,但是李承道只是为了争夺这个位置,什么都是假的!只不过——” “我答应了!” 这句话充满了霸道,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刻,所有人都想起了,大唐的立国之本,就是他一手缔造出来的!也是一位成名已久的猛将! 说罢,李世民就径直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再也没有理会这些读书人,也没有理会他们。 李世民一走,禁卫首领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下令将这些读书人全部都拉走,同时对整个天策府进行了严密的看守。 李世民来到王冲的住处,坐在那里喝着清茶,眼神中透出一股疲惫之意。 “李承都的魄力,远超我的预料,他第一时间就发动了叛乱,而且还给了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李世民叹了口气,神色复杂。 长孙无忌也是一声叹息,如今告示传了出去,只看长安城里那些读书人的反映,便知道告示的分量有多重。 而现在,李承道才是真正的掌控者。 李世民原本的打算是,以违抗圣旨为借口,出兵攻打李承道,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李承道居然先自己一步出手了。 “从接到这道诏书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有所准备了。” 长孙无忌一脸的无可奈何。 “算了,既然我与他结下了梁子,那么当务之急,还是先想想怎么处理他吧,李承道身边有几个人?”* .. 第1444章:不必多礼 李世民吩咐完之后,转身看向了一旁的长孙无忌,开口询问道,“这位是谁?”说完之后,李世民又看向了长孙无忌。 “他麾下有五万白甲战士,加上洛依麾下的泾州战士,差不多有十几万。” “不过,他既然发了军,那必然是在暗处,绝不可能仅仅发了十万大军,便直奔长安而去。 “嗯。”长孙无忌想了想,应了一声。 李承道收服五万大突厥铁骑的消息,在他的授意之下,一直保密到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知晓,但是长孙无极还是隐约有所猜测。 但是李承道居然敢收服西厥骑兵,这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要小看他。”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命人去找李靖、程咬金和侯君奇。 足足花了近半个时辰,三人方才赶到。 “陛下!”一名侍卫恭敬地行礼。 见到李世民,三人都是一脸恭敬的行礼。 “不必多礼,今日把诸位请来,便是李承道率兵入关之事,如今他领了十万将士,要去长安。” 李世民说完,就命人给三人准备了一桌酒菜,三人落座。 程咬金闻言,便就是直接开口说道:“臣早就料到他不会就此放弃,还请皇上高抬贵手,臣这就去取了他的首级,为敬德讨个公道!” 程咬金杀气凌然地道,对于尉迟恭被李承道杀死的事情,他还是有些记恨的,几个将军都是同生共死过的,所以大家的交情还是不错的。 “这个李承道不可轻视,能够击溃大西域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还望陛下允我随他一同前往。” 侯君集神色凝重,却是更加的小心。 “君集说的没错,李承道能力超群,而且手中有一支强大的军团,我想让三位随我一同前往。”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到李靖似乎在发呆,他微微皱眉,说道:“可是有心事?”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李靖。李靖听到李世民的话,这才反应过来。 对于李世民的命令,他也是犹豫了一下,其实,对于李承道,他也有几分好感,毕竟,他也不愿意和这样一个击溃了突厥汗国的英雄在沙场上交手。 但李世民既然开口了,他也不好推辞,只能抱拳说道:“属下愿意为陛下效劳。” 李世民很是高兴的点了点头,随即肃穆的说道:“李靖,程咬金,李靖,侯君集,都给我等着!” “末将在!”一名侍卫恭敬的行了一礼。 三人同时单膝跪地,异口同声的说道。 “朕命李靖为总兵头领,程咬金与侯君集为前锋头领,领二十万大军,于黄河之北,挡住敌军!” 李世民沉声道,经过这几天的筹备,他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之多。 这一次,李世民要对付李承道,就算是他,也要小心翼翼,因为李承道的实力非同小可,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击败过西域的西域,立下过赫赫战功。 所以,他立刻就派了顶尖的名将李靖,还有他的两个得力干将程咬金与侯君集,与李承道对峙。 李世民有信心,以这三个人的实力,配合二十万大军,绝对可以让李承道无法渡过黄河。 “是!” 李靖叹息一声,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去做。 三人走后,李世民终于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副帅,你说,本王与这小子之争,究竟是哪一方能撑到最后?” 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突然开口,对着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微笑道:“王爷执掌兵权,手下大将如云,这一战的胜负,非王爷莫属。” “那么,当李承道率领大军进攻长安时,为什么朝中百人皆告病辞,拒不入堂呢?” 李世民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 当知道李承道要进攻长安的消息后,朝中百位大臣纷纷以生病为由拒绝入朝,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被逼着在朝堂上表明自己的立场。 最令他感到愤怒的,是那些大臣们为何不愿意向自己这边靠拢,莫非他们认为凭自己现在手里掌握的那些势力,根本无法战胜李承道? 开什么玩笑! “一旦药师被李承道击败,那么,所有的官员,所有的百姓,所有的读书人,都会明白,到底是什么人,才是真正的皇帝!” 李世民目光一寒,沉吟着,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杀意。 ……………… 李世民当众训斥读书人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所有的读书人,甚至是文武百官,都被这个消息给吓了一跳。 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李世民竟然会当众承认自己杀了自己的兄弟,而且还说出了自己要谋朝篡位的意思。 不过转念一想,李世民的做法似乎也是最好的办法。 李承道的奏折上,只有最后一条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其他两条都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有些残忍,但毕竟只是一场争夺储君之位的斗争,与李世民没有任何关系。* .. 第1445章:魏家大院 李世民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想要登上皇帝宝座,同时也在告诉所有人,他必须要选择哪一方。 李世民的态度非常坚决,这也说明了他的实力,这让许多人都想到了李承道的风头,那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皇帝! 如此一位以一己之力,为大唐打下基石的皇帝,难道还打不赢自己的孙子李承道? 这让很多人都产生了一丝怀疑。 而就在这件事情发生不到两日的时间里,李承道被册封为谋反,并在李靖的带领下,派出了二十万大军,在程咬金与侯君集的帮助下,平定了这场叛乱! 李世民的反应极快,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到了极致。 于是到了第二天,许多文武百官都没有再以生病为由,而是急匆匆的赶往朝。 而对于李世民的指责,也渐渐的减少了,谁都知道,李世民和李承道之间,只剩下了一场龙争虎斗。 ……………… 魏家大院。 “要不要请李靖带兵出战?” 魏征闻言,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事实上,在他看来,李承道这一次出征未免太草率了一些,就凭他们这十几万人,如何能够拿下长安呢? 还是在幽州好好发展吧。 但他也知道,李承之王不能再拖延时间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辞,就是触犯了他的底线,一旦李世民有了足够的时间,必然会派大军来对付他,所以他必须要主动出击。 但是李靖,程咬金,侯君集三人率军出战,又有二十万之众,李承道想要取胜,却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事已至此,我也只能尽量帮助你了。” 魏征在心里轻轻一声叹息,站了起来,去了自己的书房,飞快地写信,吩咐自己的亲信将这份信件送出城外,交给了李承道。 三天之后,李承道终于知道了李世民的决定。 “这位秦王,当真是非同小可,胆量丝毫不在陛下之下。” 贾诩看到这份报告,不禁赞叹道。 李世民很轻松的就解决了海王船的问题,让海王船重新回到了王座的位置上,如此一来,海王船和海王船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海王船和海王船之间的矛盾也就少了很多。 胜者为王败寇,胜者为王。 “我从来没有轻视他,这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李承道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贾诩这番说法深以为然。 虽然李世民一直都在和自己作对,可是现在没有了渔船,李世民想要和自己作对,那就太难了。 李世民能够调集的五十万兵马,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了。 谁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准备了多少兵马,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 “这场战斗不能拖延太久,必须尽快结束。” 李承道喃喃自语了一句,他抬起头来,对贾诩说道:“温赫,你觉得李世民派李靖带着二十万兵马来攻城如何?” 李世民命李靖出征,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李承道今天就是要和贾诩商议这件事情。李承道的大军从幽州出发,从长安城出发,一路杀到了沧州。 沧州靠近幽州,与幽州的关系一直不错,在这里驻扎的军队并不多,对李承道也没有任何的阻碍,相反,沧州守对此非常的欢迎,甚至表示愿意站在李承道这一边。 因为,李承道在幽州之外,就是为了阻止突厥人的入侵,如果不是李承道在幽州被攻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失去了对整个苍州的控制。 “陛下,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渡黄河,取冀州,魏州,邢州,三足鼎立,然后再向洛阳进发,再向长安进发,然后再向黄河进发。” 贾诩拿起一张地图,在上面点了点,然后对李承道道:“况且邢州乃北地的一个重要粮仓,只要拿下了这里,我们就不用担心军队的粮食问题了。” 这次的十六万兵马,一部分是泾州供应,另一部分则是李承道利用郑氏从西域王庭那里掠夺来的钱财,从郑氏那里收购的。 现在还好,一旦被李世民斩草除根,那么邢州就成了当务之急。 “过黄河,想要拿下魏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承道皱着眉头望向那张地图。 魏州有黄河天然屏障,将军们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可是这里驻扎着二十万大军,固若金汤,固若金汤,固若金汤,想要攻破黄河,难度极大。 再者,进攻魏州的五万漠北骑兵,以及一万五幽州的重甲骑兵,都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要等他们真正过了黄河,那时候,他们的实力才会显露出来。 “难也要战,我们要加快速度,争取赶在李靖率领的军队抵达之前,将这魏州拿下,否则等到叛军二十万兵马抵达,我们想要拿下这魏州可就难如登天了。” 贾诩面色凝重地道。 “朕知道了,你吩咐所有人,速度要快,十天之内,一定要将黄河给我渡过去!” 李承道立刻做出了决定。 ……………… 李承道知道黄河的重要性,李世民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武将,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 第1446章:终究是来迟了 李承道不能过黄河,自然不足为惧。 所以,李世民才会从洛阳,汾州,汴州三处地方抽调二十万精锐,再加上李靖等人昼夜不停地赶路,七天之后就已经抵达魏州,在黄河南部安营扎寨。 李靖带着人马抵达的第二天,李承道也带着人马来到了这里,只是他来的有些迟了。 黄河之畔,魏州的城头之上,李靖与程咬金等一众将军,正与对面的“白衣卫士”遥遥相视。 黄河边上,白袍军早已布置好了阵势,旌旗迎风招展,整齐划一。 “难怪能以一己之力,击溃突厥人,麾下的兵马果然非同小可。” 李靖也是暗自点了点头,一只大军的实力如何,只看这股气息,便可看出一二。 李承道的军队明明是长途跋涉,却始终保持着整齐的队形,给人一种沉稳而强大的感觉。 这是一支刚刚打了一仗,刚刚打了一仗的大军,李承道在剿灭了突厥人之后,立即出征,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就在李靖打量着李承道的时候,李承道正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在黄河上遥遥对峙。 “不过,终究是来迟了。” 李承道看着那面写着“李”字帅旗的魏州城头,忍不住叹了口气。 自己明明命令全军昼夜不停的赶路,却偏偏慢了一拍,让自己错失了夺取魏州的良机。 “王爷,过江吗?” 冯立走了过来,对着苏白问道。 李承道摇摇头:“不行,我们长途奔袭,早已精疲力竭,渡河之事,必然会被敌人截住,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损失。” “吩咐全军,去伐木,就地扎营,歇息歇息。” 没能抢到魏州,虽说有些可惜,但也只是可惜,并不代表没抢到魏州,就输了。 “是!”众人齐声应道。 冯立恭敬的行了一礼,随后退了出去,开始整顿军队。 冯立走了以后,李承道把岳飞,薛万彻,罗艺,贾诩等人都叫了过来,大家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军营内。 “此次领军之人为李靖,其手下则是程咬金与侯君集,这三人我都不认识,不知罗将军与薛将军是否认识?” 等所有人都到齐之后,李承道才开口询问薛万彻和罗艺。 在场的他,岳飞,贾诩三人都不太清楚,但是薛万彻,罗艺这些与李靖等人都是同生共死的大将军,对于这三人的情况应该更清楚一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罗艺和薛万彻对视一眼,罗艺先开口道:“我曾经和李靖并肩作战,也曾经是他的敌人,他是一个很好的统帅,我认为他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几位顶尖将军之一,擅长防守。” 薛万彻也是点了点头,说道:“论起用兵,我的确不如他,但依我看,岳将军并不比李靖差多少。” 罗艺闻言诧异地看看薛万彻,再看看岳飞,有些莫名其妙。 这岳飞年纪轻轻,怎么可能与李靖相提并论? 李靖好歹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在还没有建国的时候,他的声望就已经很高了,就连李世民都对他非常的看重。 但转念一想,李承道如此看重岳飞,倒也能理解。 如果不是真的有能力,李承道又如何让岳飞做白袍军的总指挥?即便是冯立,薛万彻等人,也不是岳飞的对手。 “太孙太子的手下,还真是能人辈出。 罗艺若有所思。 随后,他收敛了心中的一些杂念,接着说道:“那个程咬金就不用多说了,他虽有一身悍勇,却有些鲁莽,不过侯君集还是要多加留意,这个人不但悍勇,而且心思缜密,智计也颇为不凡。 经过罗艺的解释,李承道大概明白了对方的来历,总之,这是一个很难对付
相关推荐: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御用兵王
人妻卖春物语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归宿(H)
姑母撩人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