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款,下次的国债发行,才能引来更多人支持,借来更多的钱。如此一来,就算突遇灾疫、兵乱,也不至于落到无钱可用的窘境了。 在桌前踱了两圈,赵顼开口道:“秦州垦荒,须得加紧操持。还有那‘农田水利法’,当尽快颁行!” “农田水利法”,正是王安石筹备的诸多新法中,颇为关键的一项。旨在兴修水利,淤田肥地,使得田亩增产,以实国库。这也是他“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念所在。而这想法,又跟之前改良农具,设农务司,在秦州拓荒的举措不谋而合。现在有了国债利好的消息,天子定念,决意由此推行新法,也不奇怪。 然而听闻此言,王安石却在心底轻叹一声。此法令虽好,却不该是此刻施行的。按照原本的计划,最先颁布的,应当是“均输法”才对。 自大宋立国以来,朝廷收取的赋税、籴买、供品,多为实物,需要自各地押运入京。然而对于这些物品,并没无监管,不分时令,不分远近,一应收取。如此一来,势必会出现某些物品在当地贵价,到了京城却变的极贱;亦或是运到京城后,才发现库存过多,只能低价抛售。 如此一来,就算赋税收上来的是定数,所获的钱财,却大大折损。非但耗费了民力物力,朝廷也落不到实惠。倒是让巨贾豪商们掌控行市物价,获取惊人利润。如此一来,朝廷岂不失去了轻重敛散之权? 而“均输法”的关键,正是“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减产粮价贵的地方,在纳税时可以改为纳钱。再把钱运到丰产粮贱的地方,就能换来更多米粮,获得更大利润。这“均输法”,在王安石看来,是至关重要的。不但能掌控物价,解民之困,还能利用敛散之权,调剂各地物资,遏制豪商的兼并之举。 然而如此良法,却无法立刻推行了。只因此法跟“市易法”一样,是需要本金的。而秦凤路的新边榷制,却压过了“市易法”,给出了一种无需本金,也能盈利的可能。如此一来,天子自然要重新考虑,至少要等秦凤路的结果出来,才可能推行“均输法”。 同时,“农田水利法”是需要大量兴修水利,垦荒淤田的。内库的钱,自然要向这方面倾斜。天子更不可能拿出大笔本金,来搞什么“均输法”了。 这样一来,不免打乱了王安石的谋划。不过能推进一样新法,也是件好事。而一日卖空的国债,更是让王安石信心百倍。民心所向,只要能善待百姓,还怕那些冥顽不灵的兼并之家,从中作梗吗? 拿定了主意,赵顼又兴奋的跟王安石和陈升之一起讨论了半晌新法的细节问题。等两人都退下后,他才恍然想起了另一件事,笑着招来了内侍,问道:“凌霄子今日买了多少国库券?” 他可是让人亲自上门送国债了,也不知那小道买了多少。 内侍小心翼翼的看了天子一眼,谨慎道:“凌霄处士心系国事,不敢让官家失望,故而倾尽家资,买了六千贯的国库券。” 这话,当然不是凌霄子亲口说的。但是凌霄子夫婿的话,应当也能代表他的心意吧? 赵顼:“……” 多少?他没听错吧?六千贯?那可是四百顷地啊! 嘴唇不禁抽了抽,赵顼突然想了起来。他之前好像答应过甄琼,说要赐他农具、农药。若是十来顷地,自然无妨。但是四百顷……这要花多少钱才能置办下来所有的农具?!那小道是故意的吧?难怪国库券印出来,他也没惦记讨赏,原来都等在这儿啊! 狗屁的一片赤诚,心系国事!赵顼差点没气笑了。下次说什么都不能这么赏他了! ※ 国债一日售空的消息,隔天就传遍了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谁能想到,二十万贯的债券,一天就能被百姓抢个干净?那自视刚正,不愿“夺民利”的朝臣们个个脸上变色。自持身份,不肯让人小瞧了的勋贵,也是目瞪口呆,只觉失了个在官家面前卖好的良机。那些打算观望两日,趁局面变幻时,在偷偷入手国债的富商们,更是痛心疾首。那可是十五贯一顷的地啊!错失良机,简直跟割肉也没甚差别了。 而这怨声载道,总要寻个出口。小民都如此积极支持天子,那是民心所向,万众一心。哪里好攻讦?要骂也要等给不出钱的时候再骂不是? 于是一味鼓吹“国债伤民”的《明德报》,就成了众人泄愤的目标。谁让你瞎说八道,弄得大家丢脸损钱呢?! 坐在家中,程颐对着摆了一桌的书信,眉头不展。他又怎能想到,区区黔首,也能在一日间买空二十万的国债。东京城中的百姓,何时如此富庶了? “细民无知,见小利而忘义,也不奇怪。”程颢倒是比弟弟看的开。对于他们而言,五厘的息钱,当真是跟没有也差不多了。但是对升斗小民而言,似乎也是个值得看重的数字。 “他们就不怕天子吃了甜头,频发国债,却无力偿还吗?”程颐是真想不明白。国库都空虚了,怎么还有人敢借钱给天子? “应当是报上故事,引人心动。”如今想来,这质田的说法,当真是戳中了小民的心思。没有《日新报》长年累月编造故事,哪有百姓抢购之事?虽说一日售光国债,让人心中不安,但是程颢更在意的,还是这次论战的失败。 买到了国债的人,自然对《日新报》愈发看重。而那些没有抢到国债,自觉亏本的人,怕是要对《明德报》生出怨怼了。 程颐哪能不知兄长的意思,叹了一声:“这些日花去的心力,全都白费了。” 只国债这一场,就能输掉半数订阅份额。眼瞅着马上就能持平的账目,又要亏下去了。赚不到钱,还不算什么,这失掉的人心,又岂是填钱就能买回的? 程颢想了想,突然道:“不妨在报上也放些杂文吧。吾等也看重‘格物致知’,怎能让《日新报》专美于前?” 他是看出来了,针对政事的文章,未必谁都爱看。但是《日新报》杂文一栏,却始终有声有色。甚至有前一期提出论点,下一期就来文驳斥的。这群人若是看到了《明德报》里文章,说不定也会生出讨论的心思。毕竟他们的杂文,定然要涉及经学的。不比那些单纯的小论,更得士林看重? 程颐一怔,也点了点头:“也好。如今国债之事,不宜深究了。还是先转过话题,以经学为要。” “格物致知”和“天理”是息息相关的。从万物法则,延伸到需要遵循的法理,更是他们所学的精要。既然政事暂时走不通,不妨转为经学。这可是《日新报》从不会涉及的范畴,也是他们的报纸,独树一帜的关键。 程颢微微颔首:“国债之事,必然会让天子生出别的念想。在引出新纷争之前,吾等只管经营自家报纸便好。” 现在上谏这条路,是暂时走不通了。不妨先偃旗息鼓,推行自家学术。钱都花了,总要有些收获才好。不过国债败北,也未必不是件好事。朝中君子们,面对这些如蚁黔首,会不会生出畏惧呢?将来天子再推行新法,势必会有更多人起来驳斥。只要他们能等到那时,何愁不能东山再起…… 第116章 国债引起的纷纷扰扰, 一时还难以消停。数不清的达官巨贾, 还在惊诧莫名, 悔恨不已,甄琼就已经把几十张大额债券妥妥收好,跑回道观了。倒不是有什么丹急着要炼, 而是他那便宜师兄赤燎子着人传讯,说是出了重大的成果。 这段时日忙于国债,他都没怎么管赤燎子那边, 没想到竟然出成果了。炼药可不比寻常炼丹简单啊, 他岂能不好奇? 谁料等见到了人,赤燎子就一脸感慨, 对甄琼道:“这次还真不是老道的功劳,而是钱大夫别出机杼, 先一步想到了救人的法子。” 也不怪赤燎子感慨。显微镜这等利器放在手边,炼丹却始终没有进展。分析药材, 辨识药效,比料想的还要艰难许多,总也无法突破瓶颈。反倒是他聘来的大夫, 率先想出了简单有效的妙法。 甄琼有些惊讶的看向老道身边站着的中年男子:“莫不是钱大夫制出了新药?” 这位钱大夫, 他自然也是见过的。三月前才到的宝应观,虽然不是太医院的人,但是医术不差,又对显微镜十分感兴趣,才留下来跟赤燎子一同研究丹药。只是没想到, 这么快就有成果了。 钱乙闻言,摇了摇头:“观主想茬了,新药岂是能这么快就能研制出的。只是鄙人受显微镜启发,琢磨出了一些助产的法子。” 啊?怎么扯到助产上了?这跟显微镜有啥关系? 见甄琼一脸茫然,钱乙正色道:“观主有所不知,鄙人乃是哑科出身,见过不少产妇、婴孩。有些原本身体康健,产子之后,却因褥疮染毒,患上了产后痉。更有小儿断脐不当,因脐风摄口毙命。即便未患上破伤风这等恶疾,亦有外邪侵体,高热难消等疑难杂症,医家常言“风邪”。鄙人见识过细蛊后,却猜会不会是因此物,才致人发病?” 这似乎是个不言自明的道理。甄琼确实知道人发病多是因为细蛊,却从未联系到具体的病症上,更不可能想到生产这等事。他眨巴了下眼睛:“此言有理啊。” 见他认可,钱乙松了口气,继续道:“既然能猜出病因,对症下药,也不算难。消除细蛊,不外乎蒸、煮、烧,只要经过高温,细蛊就难以存活。用肥皂洗手,亦能清除细蛊。还有观主研制的酒精一物,也可杀灭细蛊。若是在助产之时,让稳婆仔细净手,床褥铺垫皆用蒸煮过的白麻,剪脐带的剪刀用火烧灼,产妇患处和婴孩肚脐,都涂酒精,岂不能大大减少外邪侵体?” 这些,都是钱乙未曾想过的。自从见了显微镜,并且跟赤燎子一同实验,探究杀灭细蛊之法后。他心中就暗暗有了思量。产妇多会漏下不止,污血浸染伤口,就已经够糟了,若是再染上细蛊,不免加重病情。而那些天生体弱的孩童,也不乏生产时就落下病根的。若是能从源头根治,岂不是能让更多妇孺,跨过这道鬼门关? 甄琼双眼一亮,不由点了点头。他确实知道,大益朝的大夫看病时,通常是穿白褂,带口罩的。这还是从大赵传下的习惯。寻常看病都要如此仔细,别说是生孩子大出血的时候了。 想了想,他问道:“你们可试这助产的新法子?” 赤燎子颔首:“老道已寻了三名稳婆,依照此法助产。十数位产妇,当真无一出现伤痉。产后的风邪恶症,也有所减少。此法应当是有用的。” 如今宝应观也有不少信众了,寻几个稳婆试验,也不是难事。而试下来的结果,比预想的要好上许多。这可是关乎人命的大事,赤燎子才急急寻来了甄琼。 一听这话,甄琼立刻拍板:“我这就禀明天子,师兄和钱大夫随我一同面圣吧。” 赤燎子和钱乙都是一惊,这等有利生民的大事,当然应该禀明天子。但是让他们一同觐见,就有些出乎意料了。还是赤燎子反应的快些:“这,都是钱大夫的功劳,老道也没出什么力……” 甄琼挥了挥手:“师兄就别客气了。这是都你们研究的东西,为了炼丹药,我还跟官家要了三万贯的经费呢。现在有了这么大的成果,也得表表功才行嘛。” 赤燎子:“……” 钱乙:“……” 知道宝应观有钱,却没想到钱都是这么来的。一想到之前自己研究丹药时的花销,赤燎子不免心虚的咽了口唾沫。若真如此,是当好好表一番功才行了。 ※ 赵顼也没料到,甄琼这么快就敢来面圣。国债那四百顷地的大亏,他还没缓过来呢!而且这小道非但来了,还带了一个老道一个医者,说是有要事相禀。 这下赵顼也没理由不见了。招几人进殿,细细听了他所禀之事,赵顼一下坐直了身体:“只洗个手,就能治产后伤痉?” 他也是有皇后嫔妃的人,自然知晓生产乃是鬼门关。母子不保的事情,实在太多,伤痉更是可以致命的恶疾。只洗个手,就能治了,未免也太过离奇! 甄琼倒是很坦然:“此事皆为钱大夫操持,不妨由他细细说来。” 没想到这种对奏的好事,观主还会让给自己。钱乙定了定神,方才上前一步:“启禀官家,此法并非治病,而是防备于未然。且光洗手也不够,还要用皂搓揉,在活水下清洗干净。铺垫的床单,剪脐带用的刀具也要蒸煮、灼烫方可。最好再用酒精处理伤处,擦拭肚脐。细蛊随处可见,孕妇体虚,婴孩体弱,都易染病。唯有少见脏污,方能避免外邪侵体。” 赵顼只听的脊背发寒。他也是见过显微镜的人,更知道看似洁净的水里,有多少脏污的怪虫。想来这些让产妇、婴孩染病,也不无可能。想了想,他又问道:“那酒精,当真能杀蛊?” “小民同赤燎子道长一起试过,却能杀蛊。只是需要调配,最好添水二成五。此物非但能用于产妇、婴孩,也能治寻常的外伤。抹在伤处,火辣如蜂蜇,能减少淤肿溃烂。”钱乙老实答道。 他们道观里用的酒精,都是从韩家酒库里买的,平日用来点酒精炉,也是听观主所言,才试着用它杀蛊。为了调配剂量,也花了不少时间呢。 “命太医院速速检验酒精功效!还有那助产之法,也要仔细验过!”赵顼立刻道。 子嗣对于天子而言,可是太重要了。没有儿子,将来帝位都要传给旁枝。他父亲英宗,就是因仁宗无子,才得以过嗣,赵顼岂会不看重此事? 当初就是因这小道,宫中才禁绝了铅汞。这两年虽然还未生出皇子,但后宫妃嫔,已生了两个女儿。如今皇后也再次怀了身孕,他还指望能一举得男呢。若是这助产之法有用,也不怕生下孩儿,却养不大了。 至于酒精治外伤,纯粹是意外之喜。若是真能减少溃疡,上阵的兵士们,应当也能多救回几个。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 一想到此,赵顼看甄琼的眼神,都不免柔和了几分。这小道虽然贪财,但是办事当真毫不含糊。他轻叹一声:“说来,这显微镜也亏得凌霄子才能制出。若无此物,哪能查知细蛊?朕当如何赏你呢?” 这可是讨赏的最好时机,甄琼却爽利道:“此次功劳,当属小道的师兄赤燎子和钱大夫。官家不如赏了他们。” 赤燎子哪敢应承?赶忙诚惶诚恐道:“官家为宝应观拨下巨款,贫道也是因此,方能潜心炼丹。实当不得赏。” 赵顼也想起了当日的事情,奇道:“这三万贯,可是当初凌霄子讨去的?” 甄琼用力点了点头:“经费小道可没乱花,现在钱还有剩呢。” 都快过年了,也不忙要经费了。甄琼自然得表现的大度些。再说了,如今酒精最大的生产商,不就是他家邈哥嘛。现在宫中都要用了,还怕赚不到钱吗? 连赵顼也没想到,当年那小道死乞白赖讨到的经费,竟然真用在了炼丹上,还能得出这么个有利子嗣的助产之法,心头不由感触更胜。若是各个衙署都如这小道一般尽心,还愁家国不兴吗? 叹了一声,赵顼道:“既然赤燎子乃是凌霄子师兄,不如也封个处士好了。钱乙医术高明,可入太医院,封翰林医学士。” 这可比单纯的赐钱帛要强多了,钱乙闻言,也是心情激荡。他到宝应观,原
相关推荐: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可以钓我吗
九品道士
呐,老师(肉)
女儿红
妙拐圣僧
凡人之紫霄洞天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皇嫂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