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没说错。 桓玄:“……” 喂!这说得是不是过于直白了一点? 说到这里的时候,桓玄就只剩下叹气了。 这一点,在他先前仅仅听到天幕陈说的时候,其实没有那麽清晰的认知,但在陛下身边时,却无法不承认这个事实。 在永安横空出世之前,他一直觉得,“天下归心”不过是一句夸张的泛泛之谈,帝王也不过是被世家门阀捧到了台面上的吉祥物,至于这乱世到底何时结束,对于他们这些上流人物来说,从来都没有那麽重要。但永安彻底打破了这个认知,也是当之无愧的定鼎之君。 何况,就如先前永安所问,他作为荆州人,作为后崛起的门阀势力,是不是也曾在官场上遭遇过歧视呢? 大约只有永安陛下有这样的魄力,敢将不同来路的人收容到自己麾下。 天幕的声音自头顶传来,已淡化去了他先前又被点名的郁闷,只剩下了今生能够回头的庆幸。 …… 不管这是不是一句对发问官员的敷衍,当这句话自天幕上说出口的时候,天幕之下又出现了片刻的沉寂,仿佛抬眼看向那天穹上滚动的剪影,就能看到陛下那颗包容万象的心。 天幕的声音如同炸雷,窜过了众人的耳朵。 “你们看着我干什么?”王神爱朝着周围一扫,就看到了各种目光,直接板起了脸,震慑住了其中近半的八卦眼神。“天幕说的这些我怎麽知道,我又不会预言之术,再说了——” “我才只有几岁?” 她第一次发现,年龄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保护伞! 第87章 怎能落于天幕之后 干什么干什么,她又不是天幕上那个已经二十多岁的永安,哪里能回答得上来这个问题。 她也不敢完全确定,当她与另一个自己的经历区别越来越大的时候,她能始终一点不错地猜到对方所想。 她只是模糊地觉得,这种传谣对于另一个永安来说,必定是有用的,甚至可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这个“恨不能以天下为嗣”的答案之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问,也是因为,当时的永安已站在了权力巅峰,从武官到文官所关心的,何止是他们在战争结束后的将来,也是他们本身的未来啊。 问及子嗣,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劝进。 陛下,该披上那件龙袍了。 可对现在的她来说,就不用如此麻烦了。 大应已经建国,此刻权柄稳固,在铲除了内部的祸端后各方事业蒸蒸日上,她也没如天幕的发展一般被桓玄捅上一刀,身体没出问题,距离“正当壮年”的形容都还有许久,那麽有些事情,就起码可以到十年之后再考虑。 还不如听听天幕接下来说的什么,又有没有其他能派得上用场的信息。 听到陛下都这麽说了,众人纷纷转回了头去,只有张定姜仍看了她一会儿,忽然低声开口。 谢相正站在张军师的身边,也就听到了这句语出惊人。 “我在想一个问题。之前是谁都觉得,自己会是永安陛下的刘大将军,就算后来天幕说了,这个刘大将军是刘裕,还是有各位刘大将军竞争上岗,现在陛下年少,天幕也没对下一任皇帝的来历辟谣,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再过那麽十几年,谁都敢觉得自己会是景帝。” 谢道韫:“……?” 等一下。 原谅她自认聪慧,但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一种可能性。 但这种竞争上岗就大可不必了吧? “……总不能说,这位未来的景帝可能有异族血统,才更容易有身世不明的怀疑吧?” 张定姜耸了耸肩:“谁知道呢。陛下对谁来接班,天幕下又要如何发展,必定心中有数,但天下愚人甚多,也不明白这个道理,保不准就有一些奇思妙想呢,甚至因为这样的理由选择南下投诚。” “……啊。”谢道韫忽然语塞,竟不知道应该对此感到高兴还是无奈。 但再若细想下去,又觉有些滑稽了。 幸好天幕此时已转回了话题,让她不必在这个问题上深究。 “……” 关中的百姓听到这里,也确实忍不住心情复杂地对望了一阵。 是啊,正如天幕所说,姚兴不是个庸才。 长安曾因慕容冲的暴政弄得千里无人烟,是姚兴将人口一点点迁移过来,统计户口,分发田地,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之前战败归来,姚兴先增加的税收也是盐税,先剥夺的是富人的财富。 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对他心存感激。就算知道他是为了稳固秦国的地位,可那一桩桩一件件确是惠民之事。 但若是他真如天幕所说的那样,会大兴土木,扩张僧侣,重压又迟早会落到他们的头上,现在的恩惠也不足以对其做出弥补,又让人不知该当如何评价了。 他们也不是傻子,听得出来这一次次对比中,关中已比江南那边落后了多少步。 若是可以的话,谁不希望自己从属于一位英明的君主呢?谁不希望看到天下统一呢? 可姚兴他……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偏偏天幕又在说—— 姚兴冷眼向着堂上众人看去,一点也不意外地看到,有几个年轻的儿子已经躲开了他的目光,唯恐这个不靠谱的父亲将他们推向台前,要去挨永安的毒打。 但这种时候生气有什么用! 他自己都在听到永安的种种行动时,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接续上这继续抗争的决定,更何况是他的这些儿子! 可想归这样想,他不能容忍的是—— “泓儿,你退什么!” 他的长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我以力服仙
小公子(H)
下弦美人(H)
缠绵星洲(1v1虐爱)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将军宠夫
魔界受欢之叔诱(H)
祸国妖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