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 …… 天幕时隔多日亮起来,丢下了那样多的大消息又再一次沉寂了下去,对于建康城的百姓来说,却很难有什么大反应。 太阳还是从东边升起,余粮还是只够打半碗麦饭。 搬迁也是不可能搬迁的。 永嘉之乱的例子在前,让人不必怀疑一个事实。跟着皇室跑的人,总比后面才往南来的人更能保命。 住在建康内外的人,也比住在流寓郡县(侨置郡县)的,过得像个正常人。 天幕提到的永安大帝,还有此刻的局势,确实是给生活在混沌之中的人揭开了一层纱幔,让他们看到,那些“风流洒脱”的士人背后其实也满是滑稽,也让他们看到,晋朝政权也已处在摇摇欲坠之中。 但当朝廷对外昭告,太子司马德宗将要继承皇位的时候,他们也最多就是发出一声“哦”的回应,表示自己听到了这个“大消息”。 然后在关上门来闲谈的时候多说一句:“真是天幕里提到的那个傻子皇帝登基吗?” 哇,居然真的让傻子当皇帝! 皇室果然和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不一样,一点也不担心傻子会守不住家业。 仅此而已。 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两条消息,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出现在了这些闭上门来的交谈中。 一条是说,天幕骂了司马氏的皇帝混账,又没说到皇后身上。太子司马德宗确实没有理政的能力,但并不代表皇后不行。 就像百姓家中,男主人当不起这个家,女主人也照样可以支撑门户。 若是只因一些毫无根据的话,就否定了皇权的统治,放任各方野心之辈前来谋权篡位,反倒是令天下大乱,也要让百姓面临颠沛流离之苦。 要是皇后能当大任,主持政务,直到将皇权顺利地交接到下一位皇帝的手中,也未必就会出现天幕上所说的大祸。 看看吧,颠倒朝纲、肆意妄为的司马道子也早已被问罪伏诛了。 为何不能仅是以天幕所说为诫,重新开辟一片格局呢? ——这些消息,当然是由王珣等人放出来的,为的正是给皇后摄政一事造势。 “那永安大帝呢?”腰裹兽皮的褐衣少年发问。 与他同行进京的老者连忙捂住了他的嘴:“可不敢提这些!你没听他们说吗?褚家就是因为疑似与那位有关,在天幕消失的当夜就遭到了灭口,若非皇后赶到及时,一个活口都留不下来。” “听说……褚家的三姑娘被皇后接入了宫中教养,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倒是那褚府门前有烧纸祭灵的痕迹,说不准是那位的手笔。也不知道,唉……不知道他现在藏起来是福是祸。” 少年不屑地笑道:“是福是祸我不知道,有些人未战先怯,我却是看出来了。” 眼见那老翁又想让他闭嘴,刘勃勃总算止住了话茬。 他半靠着柴车,口中喃喃,仍觉自己有两个问题没有想通。 按说褚家的事情,正如他先前说的那样,是将有些人未战先怯的丑恶嘴脸暴露在了人前。 对于读书不多的百姓来说,或许不会介意那麽多,对于他这等聪明人来说,却着实是在自曝其短,让人好生鄙夷。 那也该当将此事藏好了,而不是任由一些传言没被捂住,自此发散了开来。 除非,有人在小心地渗透传播这个消息,以便让世家的根基愈发动摇。 还有一个问题,怎麽哪里都有这个皇后的事情啊…… 但听天幕之中所说,她又好像只是个随波逐流的受害者。 刘勃勃朝着远处的宫城看去,正见一片灿金带红的朝霞铺了半边天空,仿佛半张振开的火凤羽翼,贴缀在飞檐之上。 丝丝缕缕的金晖就从那霞光中穿出,下映满城秋色,竟恍然觉得其中有一派朝气蓬勃,不似天幕所说的乌烟瘴气。 毫无疑问,这是一片与北国截然不同的风光,也因即将到来的皇帝登基,乃是这南方风云聚散的中心。 他先一步来到了这里,却好像不知道该当从何处下手,只能下意识地看向了权力的中心。 因为帝位的变更,因为天幕的消息,很快也会有更多的人朝着这边而来。在找到那位永安大帝之前,他得先为自己找到一个立身之所。 而不是在这里卖柴! “哎,下来下来。”老翁一把打醒了他逸散的神思,“下来跑两步,别光让我这个老头子推车。快要起风了,柴火不愁卖,但咱们的动作可得快一点……” 刘勃勃轻啧了一声,扫去了面上的疑虑:“是啊,要起风了。” …… 西北的风吹向建康。 风中传来了征伐的号角。 早在拓跋圭攻下平城之时,他便已令手下的两名将领秘密重新开凿井陉要径,以便率领大军避开慕容氏的耳目,出其不意地进攻中山。 如今道路并未彻底打通,但也所差不多。 魏王亲征的指令下达的同时,他手下的大将于栗磾已率先一步出兵,去破开最后的关隘,昭告着这场发起仓促的战争寄予着多大的希望,也绝不容有失。 看看他们的对手好了。 慕容氏失去了慕容垂这位老将,余下的人里虽也有将领之才,但在迅速崛起的北魏铁骑面前,依然难以接续往日荣光。 拓跋圭也早不是那个还需要依靠母族提携,依靠慕容氏撑腰的年轻人,果断朝着他一统北方的霸业又迈出了一步! 但也就是在拓跋圭带兵亲征的次日,那本该平静的平城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里出现了一起趁势而起的动乱,疑似是贺兰部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我以力服仙
小公子(H)
下弦美人(H)
缠绵星洲(1v1虐爱)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将军宠夫
魔界受欢之叔诱(H)
祸国妖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