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民不耐烦地打断了长孙无忌,后者说的他当然明白,可他现在心里已经完全被这个消息打乱了,想不出任何的对策。 长孙无忌也没在意李世民的态度,开口道:“殿下,虽说现在局势对你完全不利,但是越是如此,殿下你越不可慌乱。” “现如今,应该以朝廷名义将此事昭告天下,大肆褒奖幽州、泾州军民,尽量将破灭突厥的功劳从李承道个人身上转嫁到幽州、泾州百姓士兵们的身上。” “此外,再利用陛下的名义,下圣旨传李承道返回长安受封赏,借此将他给控制住。” 长孙无忌一番侃侃而谈,让李世民顿时冷静了许多。 思索了一阵长孙无忌的计策后,他皱眉道:“可是那李承道智计不凡,假传圣旨他岂会看不出来?” 长孙无忌摇头道:“如今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能任由他再这般发展下去,若是他拒不回长安,那就以他拥兵自重为由,发兵讨伐于他。” “李承道覆灭东突厥,自身损失应该也不会小,此时乃是良机。” 李世民闻言思忖半晌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善,此事便交给辅机你去办了。” “遵命。” 长孙无忌躬身一礼。 .. 第一百零二章 魏征怼李世民 皇宫,太极殿。 今天的早朝已经散了,今日早朝李世民所宣布的消息,着实令文武百官都感到万分吃惊。 李承道大破突厥一事他们虽然已经知晓,但是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在早朝上主动提起了此事,并且大肆进行宣扬,还要昭告天下。 这一举措令众多官员都感到不解,秦王这次怎么如此反常,主动助长太孙殿下的声势? 但是李世民的心思如何谁也猜不透,他们也不敢胡乱揣测。 李靖走出太极殿后,见到前面的魏征,不由得上前一步,打招呼道:“魏大人。” 魏征扭头,见到是李靖后,端端正正行了一礼,但是却并无什么表示。 李靖见状放低了声音,笑道:“魏大人可是因为秦王殿下的举动感到吃惊?殿下的气量比魏大人想象的要宽广很多。” 魏征之前言李世民气量狭小不如李承道,李靖虽然感到很不服气,但是却无法反驳,而李世民今日宣布将李承道大破突厥一事昭告天下,总算是让他有了底气。 然而魏征只是瞥了李靖一眼,淡淡一笑后说道:“是么?恕在下不敢苟同,秦王殿下依旧令人感到失望。” 李靖闻言有些不悦地皱了皱眉头,说道:“魏大人对于秦王殿下的成见未免也太深了,此番殿下大肆褒扬太孙殿下,且将他的事迹昭告天下,此等气度难道不令人心折?” “李帅可否仔细听了那一篇诏文和殿下今日所言?” 魏征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李靖闻言不禁一怔,此事他倒还真的没有注意。 魏征见状便直接将那篇诏文和李世民对于大破突厥一事的褒扬给诵读了一遍。 朝中文官无一不是人才,魏征更是科举出身,自有过耳不忘的能力。 诵读完之后,魏征才说道:“秦王让人拟的这篇诏文,明显夸大了幽州、泾州军民的功劳,甚至分了相当一部分去夸赞罗艺,对于太孙殿下看似处处提起,实则褒扬不多。” “恕在下不能理解,有着灭一国、封狼居胥武勋的太孙殿下,为何不能受大肆称赞?反而要如此拐弯抹角地削减殿下的功劳,李帅以为呢?” 魏征一番话,让李靖哑口无言。 “秦王殿下此举,不过是为了掩盖他迟迟不肯发兵一事而已,况且太孙殿下的功劳也实在无法掩盖,实在是让人失望啊……” 魏征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后转身离去了,不再搭理李靖。 李靖呆立在原地,看着魏征的背影,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李世民听从了长孙无忌的计策后,很快便让礼部将幽州大捷的消息给昭告天下。 覆灭东突厥,此乃旷古奇功,李世民在诏文中对幽州、泾州军民大肆称赞,表彰其英武。 而对于这次覆灭东突厥的最大功臣李承道,则是减少应有的赞誉,虽说无论怎么样都绕不开他,但是在这篇诏文里将原本属于李承道的功劳分了近一半给幽州、泾州军民,简而言之就是弱化了李承道的分量。 可是灭一国、封狼居胥,这是何等令人感到振奋的成就! 礼部官员得到李世民的授意后简直愁白了头,才想方设法地拣着词句来委婉表达李承道的功绩,令看上去不那么震撼人心。 不过即便李世民如此行事,李承道的功绩还是无法磨灭的。 诏文传遍大唐后,李承道的声望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举国欢庆! 虽然刚刚过年不久,但是听闻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再次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大摆宴席,闹得比过年还要喜庆。 而李世民在发布了诏文之后,亦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一边厉兵秣马调集军队,一边以李渊的名义拟定了一份圣旨,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幽州。 …… 李承道在屠灭突厥之后,并没有马上就率兵回幽州,而是着手对付东突厥里的各个部落。 虽说此番领兵击败了突厥大军,将突厥王庭的政权给完全覆灭了,但是东突厥依旧还有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存在。 这些部落人口七八十万之众,对付起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所说的对付,并不是指将他们给全部屠了,现在突厥王权已灭,屠了这些普通部落的突厥人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徒增杀伐,且容易激起他们的暴动和反抗。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些突厥人是不能继续留在漠北的,不然野火烧不尽,难保以后又成祸患。 在贾诩的建议下,李承道领兵将东突厥的各个部落朝着西突厥的领土内驱赶。 东突厥普遍比西突厥强大,虽说突厥王庭覆灭了,但是遗留的各部落实力依旧不算差,只是这些人都已经被唐军和李承道给吓破胆了,加上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都被抓了,更是完全不敢做任何反抗。 西突厥那一日打算坐收渔翁之利的举动他都看在眼里,将这些部落赶入西突厥领土,本来就十分不和的双方为了争夺土地,必然会再次爆发激烈的战争。 给西突厥找找麻烦,削弱一下他们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遗留的突厥各部落人口实在众多,而且还要将牛羊战马等战利品搜集起来带回幽州,所以整体行动起来实在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但有泾州军在一旁协助,所以倒也没什么大问题。 …… .. 第一百零三章 收服五万突厥军 大草原,唐军帅帐内。 李承道正在与贾诩商议如何处理各部落残余的突厥士兵。 现在各部落剩下的突厥士兵零零总总还有五万余人左右,不过他们都已经投降放弃抵抗了。 对于这些人,李承道的想法是将其驱逐到西突厥去,而贾诩的想法却是将这支军队给收入麾下,改编为正军。 “殿下,此番我大军伤亡也不小,阵亡士兵接近两万,与其重新募兵,不如就将这些突厥军队给吸收起来,练兵的话也方便。” 贾诩苦口婆心地劝道。 而一旁的岳飞却直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不行,突厥士兵决不能收入麾下,他们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沾染过大唐士卒的鲜血,而且我们屠灭了突厥,他们岂能不对我们怀恨在心?坚决不能收!” 而贾诩一听就急了。 “愚者之见!突厥士兵大都弓马娴熟,只要给他们战马,个个都是出色的骑兵!” “战马是稀缺资源,骑兵也不容易培养,所以我大唐如今骑兵数量并不多,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十几万匹战马,若再加上五万骑兵,那简直是平添一大助力!” “整整五万骑兵,怎能轻易把他们流放到西突厥里?” 贾诩对岳飞瞪眼道,对他这种暴殄天物的做法感到极为不能理解。 贾诩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利益至上主义者,只要是有利的事情,他不会思考其他的弯弯道道。 比如这些突厥士兵杀过白袍军的事,这在他看来战场上兵戈相见本就难免死伤,这怎么能算罪? “这是在养虎为患!” 岳飞亦丝毫不让步,与贾诩针锋相对。 “你、你……简直不可理喻!” 贾诩本想撸起袖子揪着岳飞的衣领大骂,但是见到岳飞魁梧的体型和沙包大的拳头后,顿时就有些虚了,只得铁青着脸色骂了一句。 薛万彻、罗艺包括李承道在内看着一武将一谋士破口大骂到差点撸袖子打架,也是觉得颇为有趣。 “好了,你们两个都安静一下,来听听罗将军的意见吧。” 李承道看向了罗艺,问道。 “这……” 罗艺有些受宠若惊,不过既然李承道都问了,他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沉思片刻后才正色道:“我比较认可贾先生的观点,五万突厥骑兵,确实是极大的助力。” 罗艺说完,贾诩看向他的目光顿时变得和善了不少,笑道:“罗帅果然眼光独到,不似某些人迂腐不堪,哼!” 贾诩冷哼一声,瞥了岳飞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罗艺只得苦笑。 “薛将军,那你呢?” 李承道接着朝薛万彻询问道。 薛万彻眉头紧皱,拱手说道:“贾先生言之有理,但是突厥乃境外蛮夷,若是驯服不好发生兵变,那可是大麻烦。” “这可是五万骑兵,在幽州乃至于中原一旦作乱,那可就……” 薛万彻的语气里,难掩浓浓担忧之意。 “末将担心的其实也正是这一点。” 岳飞叹了口气,拱手说道。 这下子贾诩也无话可说,因为能否完全让这些突厥士兵臣服,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听完众人的意见后,李承道摸了摸下巴,开口道:“冯将军,麻烦你去将那些突厥士兵的领头人带过来,孤要见一见。” “末将领命。” 冯立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帅帐。 众人虽然不理解李承道想做什么,不过等一会儿便知道了。 没过多久,冯立便领着一名身高九尺的魁梧汉子走入了帅帐。 身高九尺,那就是两米出头的身高,再配上这汉子魁梧强壮的身躯,简直如同一尊黑塔一般。 哪怕是岳飞、薛万彻这般猛将,在见到这名魁梧壮汉后亦吃了一惊。 “阿利丹,拜见太孙殿下!” 这名魁梧壮汉走进帅帐后,直接朝着李承道拜倒了下去,额头深深贴在地上,用有些生硬的汉语说道,应该是冯立教过他怎么称呼李承道。 “起来吧。” 李承道一手撑着脸颊,淡淡说道。 “多谢殿下。” 阿利丹这才起身,但是脸上的恭敬之意不减分毫,甚至不敢正视李承道。 “你是什么身份,你能够号令那剩下的五万士兵么?” 李承道直接问道。 阿利丹闻言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殿下,我是王庭护卫统领,直属于王庭,负责维护王庭的安全。” “现在两位可汗已经是您的手下败将,只有我能命令他们了。” “原来如此。” 李承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笑道:“阿利丹,你愿不愿意为孤效力?” 阿利丹顿时一愣,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下意识道:“什么?” “孤问你,你愿不愿意为孤效力?” 李承道再次问道。 阿利丹这才确认自己没有听错,然后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承道,结结巴巴地问道:“可、可我们是突厥人,而且还杀了大唐的士卒……” 他说着,有些畏缩地看了岳飞等人一眼。 “孤知道,所以孤打算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为孤效力。” 李承道直接说道,“若是你同意,你和你麾下那五万突厥士兵可以免于遭受驱逐,以戴罪之身在孤麾下效力。” “只要你们获得足够的功劳,孤可以让你们成为孤麾下的正规军,同时可以让你们麾下士兵的家人们来幽州境内居住。” “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 第一百零四章 五万漠北铁骑 李承道的话让众人大为吃惊,岳飞等人吃惊的是李承道居然真的打算收服这五万突厥士兵,而贾诩则是震惊于李承道的手段! 正如岳飞、薛万彻两人所言,收服五万突厥士兵问题最大的便是忠诚问题,因为谁也难保他们不会叛乱。 而李承道的应对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连同这些突厥士兵们的家人一起收下来,纳入幽州境内生活。 突厥为什么喜欢屡屡侵犯大唐,在大唐边关进行掳掠?很简单,因为突厥是游牧民族,不论是文化、经济都比不上大唐,他们的游牧文化实在是太脆弱了,所以他们才无比向往大唐。 若是有机会能在大唐境内生活,没有哪个突厥人会拒绝。 幽州虽然苦寒,但是怎么也要比如今被毁掉的大草原要好得多,而且地域辽阔,容纳个十万多突厥人进入生活毫无问题。 李承道给予这些士兵家人进入幽州生活、成为幽州百姓的资格后,毫无疑问是牢牢把握住了他们的命脉! 若是他们选择反叛,也要想想自己反叛是否值得,要是没有李承道的庇护,那么他们这些在幽州境内生活的异族毫无疑问会遭到讨伐,被驱逐出境。 所以忠诚于李承道,是他们唯一能够做出的选择! 这一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阿利丹已经被从天而降的巨大惊喜给砸晕了,这段时间他一直担心唐军会如何对待他们,会不会把他们给全部屠了。 他没办法不怕,李承道白袍杀神的称号在突厥人中实在是深入人心,他曾经亲眼见过那一座座堆立成山的人头京观,由衷地感到畏惧。 至于被驱逐到西突厥,比杀了他们也好不了太多,如今天寒地冻长途迁徙就要死一批人,到了西突厥再因为争夺土地而厮杀,最终能真正存活下来的估计不到一半。 而李承道居然不但没有选择杀他们或者驱逐他们,而是允许他们戴罪立功,并且给予他们的家人在幽州境内生活的机会! 这可是成为唐人的机会啊! 他们何尝不羡慕大唐百姓、想成为一名唐人?但是他们这些异族是不会被接纳的。 但李承道给予他们在幽州生活的机会后,顶多两代或者三代四代,他们便能在幽州扎根,那他们就是真正的唐人了!不用再进行颠沛流离的生活! “阿利丹替数十万族人……叩谢太孙殿下恩典!” “五万王庭卫从此愿为殿下的鹰犬,替殿下击溃一切敌人!” 阿利丹热泪盈眶,高大魁梧的身躯直接跪下,将额头深深贴在地上,激动无比地说道。 望着阿利丹的反应,岳飞、薛万彻面面相觑。 李承道不是屠了那么多突厥人,又生擒了颉利可汗么?为什么阿利丹身为王庭卫统领,居然还对李承道如此激动地进行宣誓效忠? 他们并不知道突厥人的习惯,突厥人尊崇强者,成王败寇在突厥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承道正面击溃突厥,他的强大无可匹敌,即便是屠了所有突厥人也是正常,而李承道不但没杀他们,又给了他们这般不能拒绝的优厚条件,他们自然发自内心地愿意臣服。 “起来吧,你去将此事告知你麾下那些王庭卫,让他们将各自的家人都聚集起来,随大军一起返回幽州。” 李承道淡淡说道,然后忘了阿利丹一眼,稍作思索后道:“你们既然已经归降孤,那么王庭卫这个名字也不适合了……” “请殿下为我军赐名!” 阿利丹深深躬身,沉声说道。 李承道想了想,笑着说道:“就叫漠北铁骑吧,以后这支军队就继续交给你统领了,愿你们能早日赚够足够功勋,成为孤麾下的真正正军!” “是!” 阿利丹感到热血沸腾,忍住兴奋大声回答道。 岳飞等将领们互相看了一眼,谁也没有再选择出声劝阻李承道。 因为李承道为君,他们为臣,君做出的决定臣子只能服从。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日后威震世间、和白袍军齐名的漠北铁骑,从今日便正式诞生了。 …… 阿利丹回去后,将李承道对王庭卫的处置给传达了回去。 众多突厥士兵们听到这个结果后,一个个震惊得目瞪口呆,而震惊过后就是无与伦比的兴奋! “我们、我们不用死了!还能去大唐生活!” “还能带上家人一起!那位殿下是多么仁慈!” “去幽州生活,从此以后我们也是唐人了!” …… 五万王庭卫们激动得难以自己。 阿利丹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也是兴奋,但是他还是沉声开口道:“都静一静!” 他身为统领,自然是具有莫大威严的,所有士兵们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阿利丹这才神色严肃开口说道:“我们为败者,殿下哪怕把我们全杀了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他没杀我们,更是给予我们如此恩典,这是天大的仁慈!” “从此以后我们便是殿下麾下的军队,我们不再叫王庭卫,而是
相关推荐:
小公子(H)
人妻卖春物语
心情小雨(1v1强制)
虫族之先婚后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怂包重生记(1v2)
偏执狂
下弦美人(H)
沦陷的蓝调[SP 1V1]
左拥右抱_御书屋